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元大都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也就是1267年开始建立,一直到元顺帝至正年间,已经被经营了上百年,元大都高大的城墙在二十世纪仍有遗迹可寻,城墙就宽达二十四米,从忽必烈年间一直到元顺帝年间,元史中有关键修缮大都城墙的记载就达了十五六次,大都坚固的城墙后来也就成为明成祖修建北京城墙时可依靠的坚固基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364年春正月,朱元璋被百官举为吴王,立长子朱标为世子。封李善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朱元璋的政权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同年三月,朱元璋又再一次率兵攻打武昌,陈友谅的次子陈理最终没有坚守驻武昌,于是就出门投降。陈理的投降标志着朱元璋吞并了陈友谅集团,朱元璋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到1366年八月时,朱元璋在声讨张士诚的《平周檄文》,用地主阶级的口吻污蔑红巾军起义是:“妖言即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朱元璋形容自己:灼见妖言不能成事,又度胡运难与立功”。
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里,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在路上的时候韩林儿淹死在瓜步,宣告了红巾军韩宋政权的灭亡。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朱元璋也在注视着北方元朝的情况。次年朱元璋以扩廓帧木儿拘留自己的使者为借口,双方在徐州打了一仗。这一仗朱元璋看出来,元朝将帅嫌隙,元朝灭亡的时间得到了,十月朱元璋决定北伐。但是在北伐之前朱元璋就开始召开军事会议,朱元璋先问到:“现在命诸公北伐,诸公有何计策?”常遇春的回答道:“用我们强大的百战之师直接攻入元都,可速战速决。”朱元璋没有同意,常遇春提议的直捣大赌的建议。朱元璋说:“元建国百年,大都的守备必定坚固。孤军攻城,粮饷若是没有储备,元方缓兵四集,我们就会失利。我主张要先攻打山东、河南、潼关;整个形势归我方掌握,在进攻大都,再向西卷山西和陕西。”
于是将领一致同意朱元璋的战略部署,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同时朱元璋还对士兵宣布了纪律。在将士临行时,朱元璋让宋濂起草北伐檄文,朱元璋向老百姓宣布,北伐是为了”拯救民生于水火。”朱元璋是号令严肃、秋毫无犯的师旅,中原各地“民人”不要逃避。这一檄文对汉族地主阶级有很大的号召力,同时也瓦解了敌人。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号为明。朱元璋的军队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毫不费力。徐达率军低至淮安,派人到沂州招谕王宣、王信父子。王宣是靠组织“义兵”被元朝授予淮南淮北义兵都元帅的。
察罕帧木儿阵亡之后,扩廓帧木儿忙于内战,王宣父子趁机攻掠山东全境。王宣被徐达招降后再次反叛,遭到了徐达的镇压。接着莒州、滕州、东平、济南、济宁等地,先后被占领,元朝守将逃得逃,四散而去。1375年洪武八年距离朱元璋北伐已经过去九年,这个时候王保死于哈刺那海,朱元璋对北伐做出了总结:先取山东、河南、通关;主要是切断关中援军的支援。常遇春的建议百战只是直接攻入元都,这个建议时不可行的。
元军的大都守备坚固,而且关中的元军名将众多,比如王保保、李思齐等人,这些名将联合起来,进攻大都很难。朱元璋采取的是先打下根据地。然后在慢慢的攻打元大都。九年后再看北伐的方案,朱元璋的策略无疑是高明许多,既然能看到局部,又能看到整体。可惜当时常遇春已死,若是他还活着,必定对老朱心悦诚服,事实证明了朱元璋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