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产丝绸,西域盛产良马,两者互通有无,等价交换,实现商品流通。天宝二年,粗制丝绸制品“大练”能够交换次上马、次马和下马,价格分别是9匹、8匹和7匹,丝绸的货币特征愈加明显。
在货币功能基础上,唐朝诗人给丝绸增添了文化气质。杜甫在《丽人行》中,用“绮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金麒麟”表现贵妇人的生活状态。李商隐有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诗一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丝绸的强势地位,一直延续到了清末。当时,建立了以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为主的官办丝织机构,民间涌现出许多规模不一的丝织作坊,品种繁多,产销两旺。在对外贸易上,生丝和丝织品贸易形成了一定规模。
不过,这只是近代丝织业的回光返照,官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挤占了丝织业的利润空间。西方列强货大量倾销廉价的机制洋布洋绸,造成地产丝织品大量滞销。在双重打压之下,丝织业走下了高不可及的神坛,沦为普通商品,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