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永嘉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发生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汉立国
晋惠帝永兴元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进据河东,攻占蒲阪,入蒲子,并将它作为都城。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
晋怀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改年号为永凤。后太史令宣于修之进言,迁都平阳,改年号为河瑞。
连攻洛阳
壶关之争
晋怀帝永嘉三年夏,汉主刘渊让王弥与楚王刘聪一起进攻壶关,以石勒任前锋都督。
晋将刘琨派遣护军黄肃、韩述救援壶关,刘聪在西涧打败韩述,石勒在封田打败黄肃,把他们都杀了。
司马越派遣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带兵抵御刘聪等人。王旷不听施融劝阻,贸然进军,在太行与刘聪遭遇,在长平地区交战,王旷的军队惨败,施融、曹超都战死。刘聪于是攻陷屯留、长子,一共斩获一万九千首级。
上党太守庞淳交出壶关向汉投降。
首攻洛阳
晋怀帝永嘉三年秋八月,汉主刘渊命令刘聪等人进兵攻打洛阳,这是刘汉政权首次进攻洛阳。晋廷派平北将军曹武等人抵御刘聪,都被刘聪打败。
刘聪长驱直入到达宜阳,自己倚仗着已经多次取胜,懈怠而不进行防备。九月,弘农太守垣延假装投降,夜间突袭刘聪的军队,刘聪大败而归。
与此同时,王浚派遣祁弘与鲜卑人段务勿尘在飞龙山攻打石勒,石勒大败,撤退到黎阳驻扎。
再攻洛阳
晋怀帝永嘉三年冬十月,汉主刘渊再次派遣刘聪、王弥、刘曜、刘景率领五万精锐骑兵进犯洛阳,派呼延翼带领步兵作为后续军队。十月二十一日(丙辰),刘聪等人到达宜阳。晋廷因为汉军刚刚失败,没有料到他们这么快又来了,大为恐慌。
十月二十六日(辛酉),刘聪屯兵西明门。北宫纯等人带领一千多勇士趁黑夜突袭汉军营垒,杀了他们的征虏将军呼延颢。
次日,刘聪向南到洛水驻扎。不久,呼延翼又被部下杀死,部众溃散。刘渊下令让刘聪等人撤兵回来。刘聪上奏表,坚持要留下来进攻洛阳,刘渊同意了。而司马越也环城防守。
不久,刘聪自己到嵩山祈祷,留下刘厉和呼延朗代理指挥留守的军队。
司马越采纳太傅参军孙询的建议,乘虚出兵袭击呼延朗,果然取胜,杀死了呼延朗,刘厉则跳入洛水而死。王弥劝刘聪撤军,刘聪不敢自行撤兵。后刘渊在宣于之的劝说下再次下令召刘聪等人回来,刘聪这才撤军。
围困洛阳
汉政权两次进攻洛阳失败,遂调整策略。
晋怀帝永嘉三年,汉政权第二次撤兵前,王弥曾议亲自“在兖州、豫州之间招募兵士,收聚粮食” 。于是,在刘聪等撤回平阳时,王弥则向南出兵。王弥出身世家大族,有号召力。在颍川、襄城、汝南、南阳、河南的流民几万家,一直被当地土著居民欺扰,纷纷放火烧城焚邑,杀掉郡守、长史等官员,响应王弥。
永嘉四年,刘和接替刘渊为君,不久被其弟刘聪夺位。同时,由于王弥等切断粮道,洛阳发生饥荒。司马越派遣使者带着插羽毛的檄文征召全国军队,让他们来救援京城。怀帝对使者说:“替我告诉各征、镇,还可以援救,迟了就来不及了!”
然而,征南将军山简的救兵被王如打败,荆州刺史王澄亲自带兵援助洛阳,闻讯而部众不战自溃,也只好回师,其他藩镇作壁上观,终究没有军队到达。晋廷商议,多数人想迁都逃难,王衍反对。
这时,石勒已南下渡过黄河,屡屡取胜。司马越在朝中丧失人心,在外担忧石勒,于是请求亲自讨伐石勒,并且屯兵镇守在兖州、豫州。
永嘉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司马越率领四万兵士向许昌进发,除留下必要的监视力量外,几乎搬空了洛阳朝廷。宫廷缺少守卫,饥饿日益严重,宫殿中死人交相杂横,盗贼公然抢劫,各府、寺、营、署,都挖掘壕堑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