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可以看出王阳明善于用兵,而不是夸夸其谈的书生?

2021-08-14 03:40:31 作者: 从哪里可以看

  王阳明是书生,但是却不是腐儒,而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大家,是一个干实事的人,而且他很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所以说我们不能拿平常书生去看待王阳明先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阳明曾展现军事才能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阳明只是王守仁的号,世人也称呼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在幼年参加乡试,他的父亲还是状元,王阳明和普通的读书人不同,他喜欢兵法,经常言兵事,而且善于骑射,这是一个什么形象,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形象。要知道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文武分明,文贵武贱,很多读书人耻于和武人为伍,但是王阳明是一个特例。

image.png

  弘治十二年王阳明中举,在吏部观政,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正德元年得罪刘瑾被贬,后来刘瑾伏诛,被召回,正德十一年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根据记载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谢志山占领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占领浰头,各自称王,与大庾的陈曰能、乐昌的高快马、郴州的龚福全等遥相呼应,攻占、剽掠各处府县。而福建大帽山的盗贼詹师富等又起兵。前任巡抚文森托病去职。谢志山联合乐昌的盗贼夺取大庾,进攻南康、赣州,赣县主簿战死。

  王阳明到任之后狠狠整治了一番当时的官场,并且探查盗贼的情况,然后他传檄福建、广东会兵一处,首先讨伐大帽山的盗贼。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正德十二年正月,王阳明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他向朝廷上疏称,权力太小,无法命令将士。王琼上奏,给了王守仁旗牌,可以便宜从事。七月,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王阳明却是善于用兵,并且“狡诈专兵”之名,并不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书生。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王阳明是如何平定宁王叛乱的

  宁王朱宸濠可不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人,第一任宁王朱权曾经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可是最后被改藩到江西,对朱棣有怨言呀,谁让朱棣当时答应人家共坐江山的,宁王世代都仇视这朱棣的后代,到了朱宸濠这一代发动了叛乱,也希望像朱棣一样能干成功夺取皇位。

  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据说,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兵部尚书王琼却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当时,王阳明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当他知道宁王叛乱之后,立即赶往吉安,在那里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但是当时朱宸濠兵马充足,即使招兵也来不及,王阳明立刻来了一个疑兵之计。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image.png

  王阳明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似乎这样还不足以让朱宸濠相信,王阳明又来了一招,他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其实要是真的这样做,历史很有可能会被改写),又故意泄露给宸濠。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宸濠进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动。这样就给朝廷和王阳明以时间。

  朱宸濠等了十几天,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知道中计了,于是他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两城,逼近安庆攻打南京,但是此时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王阳明此时已经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