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建立。4月18日,中国商报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中国31省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全国31省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排名中,上海、北京、广东位列前三。
近年来,我国开展“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实施了大量营商环境优化举措。澎湃新闻注意到,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2019年提升15位。
“我国已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前述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竞争激烈,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省市区域间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营商环境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未来我国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中,法治化建设是关键。
基于此,中国商报营商环境研究中心重点对中国内地31个省市进行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评价。澎湃新闻观察到,此次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涵盖营商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守法环境等内容,二级指标涉及法律规范体系、政府职能履新、司法公正透明、诚信体系构建等内容。
报告显示,上海位居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数总得分排名第一,第二名为北京,第三到第五名分别是广东、江苏和浙江。排名后五位的分别为:宁夏、甘肃、黑龙江、辽宁、西藏。其中,排名第一的分值为87.74,最后一名则为63.01。
“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数总得分与各地GDP有一定相关性。”报告指出,通过计算,整体相关性系数为0.6,处于中等程度相关,“这也表明,通常在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当地整体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对而言处于较好水平”。
报告认为,上海市和北京市作为国内一线城市、发达城市,并分别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营商环境,整体法治化营商环境较为突出。
与此同时,也有几个典型特例,“这与当地经济发展结构,整体营商环境有很大关系。”报告举例称,比如山东、河南、辽宁等地整体经济总量较大,但法治化营商环境表现相对有所不足。而安徽、重庆等地整体经济总量相对趋于中等,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法治化营商环境相比而言更加出色。
“营商环境归根到底是制度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报告同时认为,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缺乏行业科学标尺,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建立,“对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构建,可以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一种量化评估工具和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