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用8年打造一部江苏一流、全国领先的地方通史 《无锡史》编纂排定时间表

2021-05-07 19:23:11 作者: 拟用8年打造

昨天从无锡市档案史志馆获悉,由该馆负责推进的《无锡史》编纂工作,现已形成方案并通过审批。眼下,《无锡史》编纂工作已成立专班,编纂目标定位为江苏一流、全国领先的地方通史,计划周期在8年左右,力争2028年上半年出版。现阶段正加紧组建专家团队,将聘请国内一流史学家担任学术顾问,聘请通晓江南史、无锡史的专家尤其是无锡籍专家担任学术主编。

  知史以明鉴,从官方到民间,无锡不乏对地方历史的梳理,2003年,政府部门曾出版30余万字的《无锡通史》,但大规模、成系统的地方史编纂这还是第一次。“鉴于我市已有简本《无锡通史》,《无锡史》的编纂应从更高定位、更宽思路、更优品质来谋划。”负责《无锡史》编纂工作的市档案史志馆方志工作部负责人龚伟介绍,该馆于近日先后前往常州、苏州等地,考察学习其编纂出版地方史的经验做法。《无锡史》的编纂虽后于《常州史稿》《苏州通史》《上海通史》《南京通史》《扬州通史》,但也有利于扬长避短,形成后发优势。

  无锡的历史灿烂而辉煌,《无锡史》的编纂也被赋予了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的重大意义。据了解,不同于地方志的编写,地方史的编纂有史,更要有论,是一项严谨的学术研究工程,其编纂思路突出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

  《无锡史》要回答无锡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比如泰伯奔梅里之说、无锡运河的历史地位、无锡在漕运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东林先贤的实学思想与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崛起有无关联等,通过深入考察无锡各个历史阶段,认真总结提炼时代精神,正确认识无锡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主流方向。

  目前,《无锡史》的时空范畴和体例体量已确定,记述上限为有考古资料佐证的史前时期,下限为2025年即我市“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完整覆盖史前、古代、近现代。鉴于无锡历史悠久、内容丰厚,《无锡史》的文字体量预计在400万至5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