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焦虑!争夺共享单车第一股,哈啰出行拿什么再赌?

2021-05-15 13:48:12 作者: 红海,焦虑!

报告期内,哈啰出行重点布局的共享单车业务,除之前的自行车,还扩展到两轮电动车, 2017年和2018年推出了助力车、电动车等共享两轮产品线,拟抢占8公里以内出行需求市场,进一步增加公司的成本投入。

红海,焦虑!争夺共享单车第一股,哈啰出行拿什么再赌?

其招股书显示,哈啰出行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共享两轮车业务。

2020年哈啰出行共享两轮车业务营收为55.03亿元,同比增长21.1%,占总营收的91%。毛利率虽然较2019年略有提升,但仍然处于低位,仅为6.7%。

众所周知,国内共享单车市场特点是重资产投入、低客单、回报周期长。单车尤其是电动单车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很高的成本,运作过程中存在丢弃、盗用、毁坏等损耗,加之共享两轮车盈利模式过于单一,行业企业面临较高的运营风险。

同时,共享单车市场因为乱投放、私占公共用地等问题已被多地政府点名监管。

哈啰单车2018年就因在深圳违规投放被举报,深圳市交委发布通报,约谈哈啰单车,要求立即整改并回收在深圳的哈啰单车。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哈啰出行在既未向公安交管部门办理上牌手续,也未向市交运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在武汉多个区域违规投电单车,严重扰乱共享单车市场秩序被市民举报。经调查后,武汉市交运局紧急约谈哈啰出行,并责令整改。

此前,哈啰出行因多次整改和投放调减不到位,曾被武汉市交运局作出行政处罚。

21世纪经济报道从黑猫投诉平台发现,针对哈啰出行的用户投诉量多达730余次,包括单车乱收费乱扣款、月卡充值不到位、投诉不处理、无法退款等多个问题。

业界观点指出,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至今没有实现突破,现存的企业依然没有解决行业痛点,急剧扩张后的成本令多数公司难以消化,造成了共享单车市场的败局。

有评论直接点评称,哈啰出行等共享单车企业以独立公司的身份上市,发展潜力可谓相当匮乏,其已沦为互联网巨头争夺流量入口的工具,在现有的运营模式下很难找到高盈利点。

融资再入红海

此次,哈啰出行上市似乎也有意破局公司面临的共享单车业务困境。

招股书中,哈啰出行已把公司定位为国内领先的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

事实上,2018年10月哈啰出行已开始布局网约车业务。2020年,哈啰顺风车营收4.6亿元,同比增长131.2%;毛利为3.8亿元,同比增长167%。

推出两年中,公司的顺风车业务分别实现了70%和81%的毛利率。截至2020年末,哈啰顺风车已累积2610万交易用户和近千万注册司机,2020年底公司再上线哈啰打车业务,拟进一步丰富公司业态。

红海,焦虑!争夺共享单车第一股,哈啰出行拿什么再赌?

相比于共享单车市场,网约车赛道同样已是深不见底的红海。

滴答出行、滴滴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神州约车等等巨头林立,除滴答出行深耕多年实现盈利外,多数企业仍处于烧钱阶段。

2019年才杀入赛道的哈啰出行能否后来居上,或许还要经历一波补贴烧钱大战,才可以立足。

哈啰出行在招股书中也明确表示,“虽然旗下顺风车业务发展迅速,但受制于政策监管和行业竞争,短时间内不足以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哈啰出行直言,顺风车市场竞争对手有比自己更强势的财务、技术、营销,对手可能投入更多资源,同时提供更低的价格。

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透露,期望公司在两轮业务之外,寻找下一个业务增长点,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哈啰打车等业务需要做更大胆的投入。但是哈啰出行目前布局的多项业务均面临红海竞争。

公司一年前拟开拓的 “吃喝团购”本地生活服务早已被美团、饿了么、高德、百度等巨头深耕多年;此前已明确进入的家用电动车制造市场,需要投入重资金布局。已陷入资金流危机的哈啰出行将如何实现突围,其此次上市融资或将决定公司的发展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