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志愿者手绘“大数据图”,采样效率翻倍

2021-08-17 09:19:13 作者: 扬州志愿者手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潘秋晨王静记者庄剑翔)疫情期间,一线志愿者们奔波在各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小区里,为抗疫出一份力。虽然辛苦,但不少志愿者也展现出了多才、聪明的一面,有人手绘楼栋信息图,也有人用上了会手语的特长帮助独居聋哑居民解决生活难题……他们在抗疫一线,为居民带来了便利,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 伍宜姗三人在康乐新村

  志愿者手绘楼栋信息图

  △伍宜姗三人手绘的信息图

  “哪一栋哪一户什么情况,我们能一口报出来。”8月6日,扬州市邗江区财政局40多名志愿者进驻封闭管理的康乐新村,牵头全面负责小区的防疫工作。工作内容多量又大,如何提高效率?志愿者杨柳、伍宜姗和程敏想出了个“妙招”:手绘楼栋信息图。在图上,每家每户的信息一目了然,如同大数据,靠着这个“法宝”,志愿者们的工作效率翻了一倍。

  “康乐新村建成时间比较长,里面居住的老人也多。”康乐新村共有46栋楼,居民2978人,面积较大、住户较多,核酸检测采样的工作量较大,从8月6日开始,伍宜姗三人跟随着大部队进入了小区里,此前,她们在四季园志愿服务了一段时间,而四季园的情况和康乐新村差不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居民的信息记录下来,对工作很有帮助。”程敏说,如果是列表的形式,不够清晰直观,采用绘图的方式,这样更加清晰明了。从那时候起,大家就有了手绘信息图的想法,并第一时间付诸于行动。

  在手绘图上,她们所负责的3栋楼,每一栋每一户所有人的姓名、年龄,包括核酸检测采样情况和疫苗接种情况都被记录了下来。这一项“大工程”,三人用了2天时间完成。“我们首先在小区群里对居民的信息进行统计,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没有进群的,或者屋里没有人的,我们再三确认后也会填上并进行标注。在采样点工作的时候,我们会进一步了解,补全信息。”休息的时候,三人也没闲着,只要掌握了新的信息,她们都会完善到手绘图里。通过手绘信息图,三人也变成了“楼栋通”,哪户居住的是独居老人,谁家有其他的基础疾病,她们都了如指掌。

  “通过这本手绘图,我们的工作效率翻了一倍。”现在,小区里核酸检测采样按楼栋、分批次,她们的“法宝”派上了大用场。而三人的发明的办法,也被推广在了志愿者工作群中。

  独居聋哑人居家隔离,手语志愿者视频“聊天”

  △ 廖燕在与翟女士手语沟通

  有志愿者发挥着聪明才智,也有志愿者发挥出了特长。前几天,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安平社区鸿福家园一场无声的求助,被志愿者廖燕成功解决。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部分楼栋居民需居家隔离。于是,网格长拉了一个群,将隔离的居民和辖区内保供的商户合在一起,有需求直接在群里说就行。独居的聋哑人翟女士就在其中。几天前,保供的商户也被要求居家隔离,他第一时间在群里发了一段语音向大家表示了歉意。大家于是先通过手机软件自行购买。可是,翟女士并没有注意到这条语音信息。

  中午12点多,还没有等到物资的翟女士给网格员发来了信息,询问情况。得到消息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自己还未拆封的盒饭放在了翟女士门前。可是,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需要通知到她,怎么办?大家想到了志愿者廖燕。

  廖燕学过手语,疫情开始的时候她就报名做了志愿者,她也说过,如果社区里有聋哑人需要帮助,她可以负责沟通翻译。于是,与翟女士的沟通任务就交给了她。从当天开始,廖燕与翟女士对接上了,打字太慢,她们就打开视频聊天,用手语沟通。需要什么物资,廖燕会一一记下来,第二天帮她买好后送上门,并通过微信视频告知,同时询问还有那些需要。

  点点滴滴,翟女士都记在心里,廖燕将物资送到门口下楼后,翟女士总会在窗口出现,给她比一个感谢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