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为何没有盛大的婚礼描写?贾宝玉也有偏执?

2020-10-14 11:18:32 作者: 《红楼梦》中

例如几个纳妾的,贾雨村只是向封肃讨要娇杏,封肃也只是用一顶小轿将娇杏悄悄抬了过去,再比如香菱的出嫁,虽然是做妾,也只是通过王熙凤之口侧面告诉我们:薛姨妈也曾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薛蟠作了妾。虽然有过婚礼的热闹,可也不曾正面描写。

再比如,尤二姐的出嫁,也只是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简单几句话将婚礼交代而过,如果说这还只是纳妾,算不得正式的婚嫁迎娶的话,那么迎娶正妻的婚礼也是一样,例如,薛蟠娶夏金桂,迎春的出嫁也没有正面婚礼描写,只是通过病中的宝玉的描写而侧面告诉读者:

又听得薛蟠摆酒唱戏,热闹非常,已娶亲入门,闻得这夏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翰,宝玉恨不得就过去一见才好。再过些时,又闻得迎春出了阁。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们一处,耳鬓厮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

因为宝玉的病,他甚至都没能参加迎春的婚礼,这似乎是作者刻意让宝玉避免参加对他来说如此伤感的婚礼,因为这样的婚礼是宝玉向来就难以接受的,而迎春出嫁前宝玉的心态就更为明显:

宝玉却从未会过这孙绍祖一面的,次日只得过去聊以塞责。只听见说娶亲的日子甚急,不过今年就要过门的,又见邢夫人等回了贾母将迎春接出大观园去等事,越发扫去了兴头,每日痴痴呆呆的,不知作何消遣。又听得说陪四个丫头过去,更又跌足自叹道:“从今后这世上又少了五个清洁人了。”

因为迎春的出嫁,陪了四个丫头,宝玉就觉得“从今后这世上又少了五个清洁人了”,正是这种固执的想要挽留住女儿出嫁前的纯洁与天真,宝玉甚至觉得出嫁了就不再清洁了,无法接受男女婚嫁这样的事实。但另一方面,宝玉的伤春和害怕女儿出嫁又不无道理,这些婚礼的女主角,最后的命运几乎都是悲惨至极的。甚至连夏金桂我也不认为她会有好的结局。而娇杏也只是暂时侥幸,贾雨村最后也“锁枷扛”了,娇杏结局可想而知。

可是现实的残酷,远远超出宝玉的想象,除了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男婚女嫁,紧跟着而来的还有人生的残酷和家族的败亡,这比自然而然的女儿出嫁、老去还要可怕的残酷现实,更令宝玉那原本就敏感多情的心灵饱受摧残,以至于在最后,彻底丧失了原本对于生活的热切追求,转而走向虚无与空幻。

而书中正是以春天盛开的鲜花来代表女儿,以鲜花的凋零枯萎来代表女儿的悲剧命运,例如,之前提过怡红院内的女儿棠,在晴雯死时便死的半边,可以预见到,未来大观园中女儿飘零掉落之时,女儿棠必死无疑。而“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时候,也是以花签上的花名暗示众女儿的命运,而当麝月抽出“开到荼蘼花事了”的时候,贾宝玉的反应是一贯的,他接受不了花败凋零的残酷现实,所以是:

开到荼蘼花事了

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

在席各饮三杯送春,正是春天逝去了,代表三春的贾府三小姐也相继离去了,需要饮酒送别春天,贾宝玉愁眉藏签,依然是他抗拒春残花败心态的表现。可这种无法抗拒的巨大阴影却如影随形,最后竟然是以他最最恐惧见到的形式血淋淋的展现在他眼前,从而将这种悲剧推向了最剜心刺骨,痛彻心扉的境地,达到悲剧的高潮。

这种春终将逝去,鲜花终将飘零的伤感意象在林黛玉的《葬花吟》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葬花吟》中有: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些伤春,感叹春逝花谢人随花飘零的诗句,不仅仅是林黛玉的自伤,也同样代表着整个大观园中女儿如鲜花般美好的生命,也会随着春逝,渐渐凋零残败,因为落花随水流到外面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会把花糟蹋了,所以林黛玉要建个花冢把花埋葬,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这其实还是在暗示未来众多女儿的命运,大多数还是逐水漂流在外,被外面的人脏的臭的给玷污糟蹋了,只有林黛玉等少数早亡的人,避免了风尘肮脏违心愿的命运,也不过是提前凋零,早早芳魂随土化,强于污淖陷渠沟而已。葬花葬的不止是落花,葬的更是包括林黛玉在内的众多女儿。作者宁可她们干干净净随土化了,也比流落在外面被丑陋肮脏的俗世玷污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