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酒的度数普遍偏低
中国的酒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在远古的时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就已经有了盉、高柄杯等酒器。
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曲糵制酒了。古人爱喝酒,但在唐代之前,古人所喝的酒,都是些榨制酒或漉制酒,这些酒的酒精度数都是比较低的。
由谷物原料发酵制成的酒酒精度数较低,一般最高不会超过 20 度,超过 20 度的酒必须时是用蒸馏法制造的。
一般来说,对酒的品质的判断,主要是通过闻酒的气味、喝下去的口感还有就是喝数量一样的酒饮后的醉酒程度来判断。
好酒自然是闻起来香气扑鼻,口感顺滑,而且度数比较高。而村中酿的酒自然达不到这样美妙的效果,酒的度数自然也不会很高。
2、酒文化中的精神层面
酒是古代的文人墨客最喜欢的调剂品,有时甚至是他们创作的灵感之源,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经常借酒抒怀。
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借酒解忧,抒发时光易逝的情怀。李白"斗酒诗百篇",许多千古传唱的诗篇因酒而生。
酒的这一作用在《水浒传》中被英雄好汉演绎的淋漓尽致。就是英雄好汉心情苦闷,压抑时最先寻求的东西,好汉们或自斟自饮,或是与友人举杯痛饮,以释放心中的苦闷,放松心情。
常言道:"喝酒壮胆",其实也是酒起到的一种心理调节的作用。在身体生理上,酒能起到镇定情绪和麻醉神经的作用。
酒气能促进人的身体血液循环,刺激大脑神经,使人产生不可遏制兴奋。这就是为什么平常文静柔弱、不善言辞的人喝完酒之后说话滔滔不绝,变得气粗胆壮的原因。
武松打虎之前,在景阳冈酒店不顾酒家的劝说,一连喝了十五碗酒,趁着酒劲,向冈子走去,途中发现了一张关于山中有虎的榜文,才知道店家所言非虚。
但是,觉得返回酒店会遭到店家的耻笑,于是就借着酒劲,勇闯景阳冈。如果武松没喝酒,估计也会被猛虎吓退。
武松在老虎面前,面临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危险情境,酒更加激发了武松的斗志,武松在酒的助力下,发挥出了超于平时的武功,一鼓作气打死了老虎,于是就有了"武松打虎"的美誉。
酒,在古代就被视为是"人间美禄",这是上天赐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就对于人的身心的作用,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从古至今,酒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贯穿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一些重要的节日中。
在夏商周时期,酒与民俗就有着密切的联系。酒对于中国人来说它的内涵远胜于酒中的度数,古人不单单喝的是酒水,也是几千年来社会各阶层的酒中思想情愫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