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松锦战役火力水平有多强?清军:战后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

2020-11-10 16:04:22 作者: 明清松锦战役

▲吴三桂剧照

在松锦大战中,明军打得比较好的战斗有1641年4月的乳峰山之战,及1641年八月九日至十日的西石门之战。乳峰山之战中,清军乱箭如雨,并投下大量滚石,更是用三十余门红衣大炮一齐发射,但明军顶着交叉火力,在己方火炮支援下攻克了正红、镶红、镶蓝三旗营地。显然,清军因为小型火炮不足,火炮实际杀伤有限,面对明军精锐部队,红衣大炮的心理威慑作用不足。埋伏在西石门附近的数千清军骑兵,也被吴三桂的一千多关宁铁骑打得大溃而走。

▲多尔衮画像

而在西石门之战中,多尔衮以清军铁骑和步兵悉锐而出,猛攻明军车营,结果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先胜后败。这主要是明军火力优势所致,并不能说洪承畴的军事才能超过了多尔衮。显然,由于松锦之战准备较为充分,明军的火器这次质量比较过硬,没有因为贪腐等原因出多少篓子,弹药储备也充足。我们还需要指出一点,《女真满万不可敌?拥有火器还打不赢野战,明军照后金八旗到底差哪》一文中,我们指出明末明军表现出对于火器依赖而怯于近战的特征。其实这个毛病,皇太极时代开始的清军也有了,只是不明显。

▲皇太极剧照

八旗能打,是面对已经衰退的明军,但是相对于世界历史范围内的渔猎民族而言呢?哪怕是比起满洲的老祖宗女真金人,都要差得远,比起十六国时代的鲜卑人也颇有不及,甚至战斗意志还比不上欧洲的立陶宛人。立陶宛人可是穿着兽皮衣能多次对条顿骑士团打歼灭战,连续砍死几个条顿骑士团团长的,而满洲八旗在松锦大战后因为损失过大,许多家庭哭天喊地拒绝再战,导致此后数年八旗的动员力发生断崖式下跌。显然有了火器之后,满洲人对于近战也有些怯了,这一点到清末发展到极致,清军几乎不敢肉搏。最后,笔者还附上对松锦大战的看法。洪承畴军事才能相比皇太极差不少,对战败负首要责任。我们不要只看明军给清军一度造成多大损失,那是由于准备做足之后,火器供应充分,士兵薪饷赏赐也保障得尚可,操练、士气激励也都到位,大明这个衰朽的老大帝国终于能竭尽所能拼一次。可以说在战争准备上,崇祯这个昏君也已经尽力了。崇祯和陈新甲催促洪承畴尽早决战,固然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但败得如此之惨,也确实是因为洪承畴“有前守而无后拒”的布置,导致被切断后路造成的,在战场上没什么道理可讲,技不如人导致全军覆没,一样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就像赵括被白起打败也不会得到原谅。更何况,赵括至少以身殉国,洪承畴却耻辱地投降了,甘为敌人的走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辰昕之尘,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