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因此关定京关中,而随着它的没落,南北两京才逐渐有机会为京

2020-11-19 12:55:41 作者: 王朝因此关定

不可不提的函谷三关与其地理优越性

在渭水下游以及陕北高原,这两个易守难攻的险地之下,唯一可有机会攻入秦国的道路,便只剩下了有“丸泥可塞”称号的崤山函谷关通道。“丸泥可塞”顾名思义,秦朝时期的函谷关地势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威名赫赫的函谷关,却逐渐被潼关抢了“风头”。在秦汉时期函谷关并非只有一座,而是有三处,即秦、汉、魏函谷三关。魏函谷关是三国曹魏政权,在秦函谷关附近建造。秦函谷关是在战国时期所建,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县北部。汉函谷关是汉武帝时期修建,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之所以有三个函谷关,主要还是与当地地质有关。我国西部有一种叫“塬”的地貌,它是由于受水长期冲刷而成的四周陡峭、中间平坦的地形。函谷关的险,也正是因为有“塬”的加持。秦函谷关西靠高原,东部是绝峭,北部有黄河作为护城河,是中国最古老的险关之一。

它所在的位置处于一个叫稠桑塬的地方,此地乔木桑林丛生,根本不能行军,而只有在“塬”中央有一条裂缝可供行走,而函谷关正是横亘在这个,唯一的裂缝通道之上。然而曾经的如铁雄关,因黄河得利,也因黄河衰落。黄河改变了走势,河道因此而加深,水位降低使得河床裸露,那么行人便可绕过函谷关,从坚硬的河床上通过。再加上冬季稠桑塬上的植被凋敝,军队也可以在稠桑塬顶部直接穿行而过。因此函谷关也失去了,它固守要道的天险优势,甚至到了三国时期,函谷关的地位一落千丈,失去引以为傲的天险,就再也不复往日的“雄风”。

函谷关的没落使得潼关“崛起”

关中地区无论在两汉还是三国,都是各路豪杰必争之地,在秦函谷关失险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能拱卫关中安全的要塞。这时候潼关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逐渐接过了函谷关的“接力棒”。潼关位于黄河与渭河交汇南岸平台,在《三国志》中记载曹操与马超大战,曹操“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的情节。潼关与函谷关一样,都是依靠“塬”而建,但是潼关建在“塬”顶,而不是在裂缝之中。潼关北部紧邻黄河,东西各有两条沟。潼关的险峻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函谷关,若想翻越潼关进入汉中,首先要通过魏函谷窄关,再跨越潼关南“塬”两侧的深沟,而后由窄道爬上“塬”顶,通过潼关方可进入关中。

潼关的险,并不只在于一处,它是一座非常完整的防御体系。潼关南“塬”高达700米,北面是奔腾的黄河,南面是高耸的秦岭,西面东面又有深不可测的河沟,高山深水,加上将连接“塬”顶与沟道“锁”死的潼关,断绝了黄河到秦岭之间的交通。整个潼关城,犹如一套浑然天成的防御城池,为关中地区紧紧守卫着东大门。有函谷关的前车之鉴,潼关也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改变问题,所以在后世王朝中,潼关也是多次迁移。黄河在隋朝时期不断下沉,潼关南“塬”上的泥沙被冲出河滩,隋炀帝因此将潼关移动到更靠近黄河的地方。黄河继续下沉之后,武则天时期又再次,将潼关移动到黄河南岸,此后潼关便固定在此处。

潼关险要程度降低唐、明修补扩建

随着潼关的迁移,又暴露出一个问题:唐代的潼关城,已经无法隔绝东西交通,南“塬”东西部的两条深沟,虽然崎岖难行,但依然可作为通行的道路。唐朝为了弥补此缺憾,将西沟禁行,并在其中每隔数里,就修建一座关城,形成“十二连城”的新防御体系。但是虽有修建了“十二连城”,潼关的险峻程度也是大幅度降低了。以致于唐朝末期的农民以军,从西沟通过,攻陷了潼关。明代人吸取教训,又在唐潼关的基础上,加修了长城助力,还将潼关扩建设置屯垦,扩建修补后的潼关防御体系,一直沿用到了清朝,前后约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