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详解诸葛亮二出祁山

2020-12-11 08:57:22 作者: 地缘详解诸葛

曹真的私生活不知道怎么样,最起码仍是打过仗的。曹真的本传记载,他接任西线总指挥后,虽还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分再来,却判别出蜀汉下次北伐很或许会走陈仓道。陈仓道之所以得名,是由于这条古道在关中平原对接的,是坐落整个平原西端的陈仓县,也便是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由于详细把守道口的关口名为“散关”,又称散关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仅仅个夸大的描述。你不能盼望仅凭一个险关和少数军力,就能挡住敌方大军的进攻,真正要依托的仍是关口后边的城邑。所以曹真从凉州调来郝昭、王生两将去驻扎陈仓城,而且加固城防。调任陈仓主将的郝昭是太原人,之前驻扎金城,是担任凉州安全的首要将领之一。凉州本地新式军阀及羌胡,在曹丕继位后屡次叛变,每次平叛战役中都能看到郝昭领军奋勇向前的身影,在凉州声名很盛。曹真之前曾总督各军在凉州平羌胡之乱,知道郝昭的勇武,这次特别把他调入关中镇守陈仓。

即使诸葛亮二次北伐没走陈仓道,加强陈仓的防御力也是有必要的。究竟当年韩信便是走陈仓道夺的关中,曹操南征张鲁也是走陈仓道。事实证明,曹真的预判是适当精确的。诸葛亮公然亲身领军出陈仓道,包围了这座千年古城。先礼后兵,诸葛亮先找了个说客压服郝昭屈服。就像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写的那样,蜀军的成分是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全部”。找个郝昭的太原同乡,乃至旧识仍是很简单的。

被派去劝降的是郝昭的同乡旧识名叫靳详,应该之前在曹魏那儿也呆过。郝昭听完他的说词之后表明:魏国的律法(科法)你都很了解,我的为人你也很了解,“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你不要再说什么了,现在我唯有一死。你去替我感谢诸葛亮(这么看得起我),然后就可以进攻了。

郝昭的这番话其实是大有玄机的。曹操自从被张绣摆了一道今后,对手下将领便不在仅仅施恩撮合,而是恩威偏重,赏罚分明。可以说,便是从那时分起,曹军的军纪才开端好起来,丢了城也有必要遭到赏罚。至于将领们的家族,则根本都要留于国都,客观上充当人质。哪怕是夏侯楙这种等级,驻扎长安时也没能把他娶的清河公主带在身边。当然,他真要带估量也是没问题的,仅仅不想算了。郝昭特别说到魏家“科法”和自己“门户重”,靳详就理解于公于私,郝昭都只需决一死战。

但是诸葛亮仍是不死心,再次派靳详劝降。意思是说你这孤城必定是挡不住蜀汉大军的,没必要白白送死。这回郝昭也没那么客气了,直接回复道:我前面的话现已说得很清楚了,我知道你,我手上的箭可不知道你。说起来诸葛亮倒也不是吓唬郝昭。蜀汉这次北伐的军力抵达数万,郝昭这边驻扎陈仓的军力却只需一千多人。

认为诸葛亮或许从陈仓北伐,却只给郝昭装备一千多人,这看起来很对立。合理的解说有两种:一是曹真为粉饰自己的失误,对上说自己早已预判出诸葛亮会走陈仓道,所以预先做了预备。曹休大北于石亭,曹叡都不追查反加厚赏安慰,郝昭终究守住了陈仓城,曹叡天然更乐得帮曹真立一个威。

二是鉴于石亭之战失利,曹休身死,魏国各地都在抽调军力东进声援对吴前哨,原本驻于关中的主力都被张郃带走东进,所以才会从凉州调兵将来添补真空(由于陇右也是前哨,不能调兵)。曹真尽管判别出诸葛亮日后或许从陈仓道出动戎行,但并没想到对手同一年就能两次北伐。关中空无,郝昭又是刚刚接手陈仓防务,军力才会如此缺少。

话说回来,要不是由于关中魏军主力东调,诸葛亮也不会那么急着二次北伐,而假如曹真之前现已在陈仓布置了重兵,就算北伐也不会走陈仓道。不论曹真到底是怎么想的,守备空无的陈仓城都是蜀军势在必得的桥头堡。不能敏捷拿下来的话,曹真从长安城派出的救兵一到,反手拿下散关,被关在陈仓城下的蜀军可就风险了。诸葛亮没想到的是,一千多人据守的陈仓城,会有胆抵御数万大军,劝降不成那就只能强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