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和洛阳,谁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2020-12-15 13:44:23 作者: 西安和洛阳,

此刻,汉长安城已不再适合做新朝的首都,杨坚决议重整旗鼓,再建新都。

隋开皇二年,即公元582年6月,隋文帝杨坚指令在汉长安城东南,今西安市市区一带树立新国都。兴修新国都的作业由隋室重臣高颎牵头,详细的营建创制之事则由太子左庶子宇文恺担任。因为杨坚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故新国都被命名为大兴城。

公元583年,大兴城竣工,隋廷迁入新都。隋朝短寿夭折后,唐王朝持续以此为都,直到唐昭宗李晔在朱温的钳制下于公元904年迁都洛阳停止。

唐代的长安曾是世界性的大都市,这儿见证了初唐的锐气,盛唐的光辉,一起也见证了中唐的挣扎,晚唐的衰亡。

唐长安城恢复模型

唐亡后,西安不再被尔后的我国历代王朝选为帝都,尽管闯王李自成曾在西安建国称帝,但因为大顺政权不在正统之列,故这段时间短的前史也就不计入西安的建都史了。

由此来计算,曾以西安为都的王朝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合计10个。

可是也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东汉末年,汉献帝被逼迁都长安。但六年后便被曹操迎到了许昌;另一个是西晋末年,晋愍帝在长安只待了3年就亡国。

但东汉、西晋两朝毕竟是正统王朝,且两朝末年在长安靖都也都是国家毅力主导的行为,因而也能够算上。

这样算下来,西安总共当过12次首都。

龙兴河洛居北辰

洛阳地处华夏,地理位置优胜便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用北宋学者李格非(李清照之父)的话来说,“洛阳处全国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燕赵之走集”。明末清初时期的闻名地理学者顾祖禹,则称誉洛阳是“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全国”。

得益于上述优势,我国前史上的许多王朝都看中了洛阳,将其选为了定都之地。

前史上第一个定都于洛阳的朝代是夏朝。据古本《竹书编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翌亦居之,桀又居之”。前史学家剖析,这儿的夏都斟鄩,便是坐落今洛阳部属的县级市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

尔后,代夏而兴的商朝也曾将国都定在洛阳邻近一带,这座商都便是西亳。西亳地处邙山与洛河之间,其详细位置大致在今偃师西南的尸乡、大槐树、塔庄一带。

二里头遗址恢复图

周王朝灭掉商朝后,出于更好地操控殷商遗民以及加强对东方新降服疆域操控的考虑,在涧水以东,邙山以南,洛水以北,瀍水两岸的当地,建起了洛邑城。犬戎攻破镐京后,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缺,乃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尔后洛邑便成为了东周王朝的国都,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王朝为秦所灭。

洛阳皇帝驾六博物馆前的塑像,该博物馆坐落洛阳市的周王城广场

东周王朝消亡后,洛阳再一次成为全国性王朝的国都是在东汉时期。自光武帝刘秀开端一向到汉献帝被董卓钳制西迁长安停止,东汉王朝一向都以洛阳为国都,号令全国,管理四海。东汉末年,汉献帝曾一度随曹操居于许都。曹丕代汉称帝后,则将国都又迁回到了洛阳。尔后,代替曹魏的西晋持续以洛阳为都,一向到公元311年,洛阳被匈奴人树立的汉国戎行攻破停止。

东汉曹魏时期洛阳城的恢复图

北魏终结了十六国时期的乱局后,我国北方复归于安靖。北魏的第七代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名为元宏)是一位敬慕汉文化的君主,为了进一步推动汉化变革,他于公元494年将北魏的国都从平城迁到了洛阳,洛阳再度成为我国北方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