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金理:沪宁双城互动,打开青年与文学的无限可能

2020-10-03 08:42:29 作者: 专访|金理:

其次,所谓“在商业市场与传统机制的双重挤压间艰难尝试文学探索”并不是一种空洞的悲壮姿态。传统机制有缺陷,我们就应该介入其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近年来《收获》“青年作家小说专辑”、《花城》“关注”栏目、《中华文学选刊》、《思南文学选刊》等都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我们工作坊也当加入其中。同样,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以一种清高姿态去拒绝市场也是无法设想的。如果回到文学史中,文学青年们经营、调用现代出版市场的经验,比如巴金、赵家璧、施蛰存等等,足以让今人汗颜。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我们可供取用的阵地理当更新颖、多元,不用去期待未来的黄金时代到来,每一代人都是在限制中一点一滴尝试突破的。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作为文学的担当者和实践者,置身今日文学与时代的变局,那种压制/排斥vs悲壮/坚守的姿态是无效的,更当勇于入室操戈、借水行舟。

澎湃新闻:三届工作坊的参与者中亦有文学杂志编辑和出版人。你认为工作坊为当下青年文学,尤其是边缘创作者的作品发表和出版带来了哪些实质的影响?

金理:影响不会那么直接和实质。所谓的“边缘”,如果换一个角度可能就会发现,这位创作者在另一个舞台上早就是热点关注。我们的工作坊,可能就是要打破这种中心-边缘的、固化的认知结构。所以说到影响和变化,首先指向我这样的文学研究者,需要反身自省:文学的版图,早就不是传统文学机制所认定的那几块;在对当下文学做任何整体性的判断之前,我们先要看到更多、听到更多。

澎湃新闻:工作坊已办三届,主题分别是“青年写作和文学的冒犯”、“被观看和展示的城市”、“世界文学和青年写作”。第四届工作坊“非虚构中国和中国非虚构”也将于今年十月举办。虽然每届主题都不同,但是否会有一些话题在不经意间总被大家提及、讨论?

金理:青年写作的先锋性质;文学与城市生活、文化实践的联动;以世界文学作借镜,从出版、阅读、创作、文学生态等角度,对照当下中国的青年写作;非虚构写作的活力与限度——就我个人的看法,隐伏在上述四届工作坊主题背后的、根本性的议题是,在今天如何重新打开我们对于“文学”的理解。

澎湃新闻:在你印象中,哪些话题争议最大?

金理:工作坊的主题与青年有关,参与者基本都是年轻人,我们也倡导“抢话筒”的风格,所以几乎每一届进行的过程中都有商讨甚至争议。

举个我本人印象较深的例子,有位在高校工作的与会者,发言中提到,他经常在课堂上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中午在食堂吃饭,会有阿姨给我们打饭,那么当食堂关门,当你们开始上文学课的时候,这个阿姨去哪里了,她住在哪里,一个月收入多少?没有人知道。甚至有的学生觉得特别不耐烦。

这位发言者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作家只知道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真实的他人是怎么生活的,就无法理解什么是‘文学’”。但接下来马上有另一位发言者反驳:“他人”的生活为什么首先会被“食堂阿姨”所代表?这种“代表”里是不是有一种姿态和符号?文学关心的是具体的这个人的生活,而不是符号背后代表的生活。与其去观察食堂阿姨的生活,不如从下面这个问题开始:你知道父母在你离开家之后,他们每天在做一些什么。“作为文学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观察做起”。——这场交锋其实也意味着今天的语境中对于“文学”的争夺。文学的根本到底与什么相关——对重大问题的关注,抑或推己及人的、诚恳的心?文学的伦理到底如何展开。

首届工作坊于2017年在复旦大学举行

澎湃新闻:工作坊在上海和南京轮流举办,首届就提到这两个城市在近三四十年的中国当代文学空间的“一体化”,两个城市的刊物、批评家和作家有着彼此嵌入和支援的共生关系。但换一个角度说,工作坊如何在保有双城特质的同时又避免“抱团”的倾向?

金理:为什么是上海和南京?简单讲就是因人成事。何平老师的文学理念和实践,一直是我见贤思齐的对象,我们之间有很多契合的地方,所以最初提到双城工作坊设想时,一拍即合。当然也需要周围环境的配合,就我这边来说,得到了复旦中文系和上海市作协的支持。还有,沪宁两地活跃着一大批卓有建树的青年批评家,台上台下彼此之间都有很好的交往。这些都是工作坊成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