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草堂诗歌“年度诗人大奖”获得者李琦:哈尔滨,就是我的诗歌故乡

2020-10-27 12:39:48 作者: 第三届草堂诗

龙头新闻记者 吴海鸥

经过长达10个月的征集与评选,诗歌界颇具公信力的2020年“第三届草堂诗歌奖”颁奖典礼,25日在成都杜甫草堂举行,我省诗人李琦摘得本届备受关注的“年度诗人大奖”。这也是继鲁迅文学奖、艾青诗歌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中国女性文学奖等文学奖项之后,李琦获得的又一含金量颇高的奖项。

各方祝福纷至沓来,很多来自于同行,包括与李琦同时入围的诗人们。此次获奖,李琦称之“意外之喜”,“参与的好诗人多、竞争力强,同时入围的,也都是我非常欣赏的诗人,这次我的运气好一些。”

14岁初读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

“感受到诗歌的美好和动人”

李琦的诗歌生涯可以追溯到14岁。因为父母都是热爱文学的人,家里有很多俄罗斯文学、法国文学的书籍。李琦读的第一本诗集,是俄国作家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尤其女主人公达吉雅娜的那种青春的忧伤和爱情,我被感动的,都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了,就觉得诗歌这么美好这么动人,当诗人真好。我就仿照,写了我这辈子第一首诗,叫做《今天我14岁了》。现在看着非常幼稚,但的确是我最初的起步。”

之后,父亲送给李琦一个本子,并题了三个字“心血集”,让她自由写作,这也是李琦的第一本诗集。“我的两个闺蜜还在本儿上配插图,图文并茂的,想想都是美好的,现在她俩一位是哈师大美术系教授,一位是咱们省专业画家。那以后我就开始写作,十七八岁发表作品。”

在作品《这就是时光》里,李琦写道:“有三件事情/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对诗歌的热爱,对亲人的牵挂/还有,提起真理两个字/内心深处,那份忍不住的激动。”接受采访时,李琦说,写作是她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从14岁到现在,这个信念都没有变过,“我记得我得鲁迅文学奖时,有个记者问我是咋坚持写作的,我当时问他‘你如果爱一个人,你还用坚持吗?’其实,我根本就不用坚持,因为我就是喜欢。”

拒绝追随潮流

“用诗歌写出对生命的困惑”

李琦的写作方式,更像是交谈或是自语。就像此次授奖词写的那样:李琦的诗歌呈现着成熟诗人愈渐至真至纯的诚恳、通透与挚爱。无论是写作的题材还是表达的主旨,她总是能举重若轻地让这一切回归诗学最本真的原点,触及艺术最本质的核心。她对世间万物和人类命运所葆有的一份原初性的敏感,让语言如水和空气般明澈,让情感思想如山川星辰般直扣眺望者的心弦。她随心所欲的手笔下,饱含着对生死或苦难深切的悲忧,倾注着对亲友和往事深情的眷恋……她给我们见惯不惊的平庸日子,赋予了朴素而动人的诗意。

写诗40余年,谈及写作风格,李琦表示年轻的时候,也有过短暂的迷茫,在想是否要用一些华丽的辞藻、追随所谓的潮流,但很快她的心就定下来了,“因为写作不是为了别人,如果我对自己都做不到诚实,我怎么可能对读者诚实,诚意的写作,对写作者来说是最重要的。我还是更喜欢朴素、明澈、平淡、沉静的表达方式,诗由心生、有感而发,跟随自己的心,生活就是这样。”都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听命,但在李琦这儿却不是这样:“应该说从四十岁以后,我对人生,无论是写作还是生命的本质,有了更多的困惑,我甚至觉得生命的本质是不是就是困惑呀。我就把对生命的这种困惑写出来,这也算是一种探寻吧。”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女诗人格丽克,也让大众更多关注女诗人,李琦表示:“有媒体问我,作为女诗人,怎样平衡写作和家庭的关系,我想没有人会问男诗人这个问题吧,其实这本身就说明问题。女诗人承担的生活重量,确实比男诗人多。但也正是因为经历的风雨更多,她的创作才会更细腻、更纯粹。”

在家乡“猫冬”时产量最多

“哈尔滨是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地方”

有人说,李琦是“哈尔滨主义者”。李琦说,哈尔滨是这个世界上她最爱的地方。“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亲人、同学、朋友、同事都在这座城市,我的一切都和这里相关,每次从机场或者车站出来,我都会望向天空,我觉得哈尔滨的天空是我最熟悉的,高远、透亮。我的诗歌故乡就是我的家乡,寒冷、明亮,同时也最能让人感受温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