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跳桥身亡,7天后母亲同一位置跳海!志愿救援队经历的那些揪心救援

2020-11-04 11:22:43 作者: 儿子跳桥身亡

最近,还发生了一起老人跳海的事件。一位年轻女子打了报警电话,说自己的母亲从中午到晚上11点一直没有回家。救援队接到协助请求后,立即开始寻找,查监控、发布寻人启事、四处打听,都没有收获。

女儿介绍,老人70多岁,没有精神类疾病,没有老年痴呆症。那为什么会失踪呢?

第二天早上,救援队又重新去查,终于找到了目击者,看到一位符合样貌特征的老人坐上了一辆公交车。正在救援队进一步了解情况时,忽然收到信息,在跨海大桥那边发现一具女性尸体被冲上了岸边。

老人的女儿刚生了宝宝几个月,担心她受不了刺激,于是救援队就带着失踪老人的女婿,到法医中心辨认,最终确认正是之前失踪的老人。

后来经过了解,老人离家之前,女儿和她吵了一架,可能女儿说话口不择言,让这位母亲一时想不通。“其实,家人之间有矛盾再正常不过,这位老人却用自己的想不开给了女儿最后的致命一击。”赵东斌感叹。

最有成就感的还是救回了他们

在赵东斌的救援中,最让他有成就感的,并不是给逝者找到一个最终归宿,而是真的实现了救援。

一天凌晨2点多,救援队接到公安局打来的电话,有个年轻小伙要跳桥,赵东斌和队员们就赶紧开车赶过去。一方面安排队员下艇,万一他跳下来马上可以马上救援;另一方面救援人员到桥上去,尝试跟他交谈。

聊天中得知,这个小伙才20岁,女朋友考上了大连的大学,他没考上,女孩的父母便不同意女儿跟他在一起。他想来想去,觉得很难过,便跑到跨海大桥的桥墩上。

救援队中张队长夫妻俩也赶来了。队长的爱人从事心理疏导工作,到现场后就跟小伙子聊,聊了大概两个多小时后,小伙子终于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赵东斌说,“队嫂(张队长爱人)学心理的,也会经常给我们队员讲课,学点心理知识在救援中也能用得上。”

“我做救援有近十年的时间了,万众救援成立也将近4年。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别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能做点事,并且要做纯粹的公益救援。”赵东斌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应急救援队所有队员都是志愿者,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报酬,所有的工具、船只、潜水设备、声纳设备、无人机等,都是筹集而来的。

现在救援队6个队,正式队员近500人,预备队员有1000多人,还有一部分公益群众,公益群众现在大概有40多个群,一个群300~500人,便于传递寻人启事等信息。

“我们负责的搜救区域不在海边,所以更多接触到的是人员走失的情况。”救援队金州区分队王队长对健康时报记者说道,“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曾经用了三天四夜的时间找到一个患有痴呆症的走失的老人。 ”

“寻找走失老人,一般会有几十名队员同时行动。白天有的队员需要上班,可能有二三十人参与,晚上大约能有四五十人。”王队长介绍。

“很多队员喜欢做救援,真正喜欢了,就会舍得付出一些东西。”王队长说,救援队里的志愿者们,本身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是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多余的精力和资金来做公益,有做老板的,有基层工作人员,有警察,也有做体力劳动的人。有一位37岁的女队员,是一个连锁超市的普通营业员,每周三休息。休息时间只要有出队的她都尽量去参与。“据我所知她的收入并不高,家中还有孩子需要照顾,但她入队两年了,依然冲在救援的一线。队员们打心底里热爱这个事,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下来。也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