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1月13日讯(记者 张力伟) 12日晚,青岛演艺集团歌舞剧院60周年艺术成果展演季在人民会堂开启,在近两个月时间里,歌剧、舞剧、曲艺专场、吕剧专场、交响音乐会、民乐音乐会、流行歌会等多种形式的精品作品轮番上演,歌舞剧院各个团队优秀演员,将登台展示各自的文艺专业。
“六十年来,青岛演艺集团歌舞剧院的文艺探索之路,在不同时代,展示了青岛舞台文艺的精彩,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文艺风貌。”歌舞剧院张乐群院长表示,展演季的演出,延续着歌舞剧院60年来的舞台艺术发展脉络,集中为岛城市民汇报剧院演出当下的发展成果。
文艺精品频获国内大奖
1960年大型歌剧《柯山红日》、大型革命吕剧《春雷》的轰动首演,标志着青岛市歌舞团、青岛市吕剧团的成功建团。2009年,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在青岛演艺集团的带领下,精品剧目频出,岛城舞台艺术繁花似锦。其中,舞剧《红高粱》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大奖”、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山东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大型舞剧《东厢记》和方言剧《劈柴院传奇》荣获山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舞剧《法显》荣获山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2020年,青岛市歌舞剧院民族歌剧《国·家》成功入选2020-2021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60年见证者共话剧院发展史
在青岛演艺集团歌舞剧院60周年艺术成果展演季上,青岛歌舞剧院也请来了60年历史的见证者,回忆起这60年的发展史,81岁的徐重恩感慨良多:“最初的舞蹈队员只有12个人,我们的老团长敢想敢干,就带着我们12个人去上海学习排演《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回来之后成立学习班,从全市一两千个人中选出了七八十个舞蹈学员,一起排舞剧。”据介绍,当时的青岛歌舞团还第一次以舞剧的形式将孔子搬上文艺舞台,排演的《孔子畅想曲》得到了孔学专家的肯定。谈及这些辉煌往事,徐重恩感慨良多,“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欣欣向荣,获得国家文艺大奖的舞台剧一部接一部,真是让人心潮澎湃。青岛歌舞剧院的发展一定大有前途,这是我们老一代歌舞人的心愿和梦想,正在慢慢实现着。”
81岁的老曲艺人耿殿生多才多艺,“我至今还记得建团演出是舞台剧《柯山红日》,当时曲艺演员不齐,没法单独进行演出,因为这部剧借鉴了戏曲的元素,所以安排我在乐队里做打击乐手。”现在,已经退休的耿殿生依然关注着青岛歌舞剧院的发展,看到一部又一部大戏被推上舞台,还有曲艺团年轻人下乡、进社区的奔忙身影,“真希望自己能够再年轻一回,再走上舞台,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为老百姓演出。”在庆典仪式上,他们还为青岛歌舞剧院送来了祝福和寄语,“期待歌舞剧院的演员们创作出更加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创造更多的辉煌!”
连新国作为青岛歌舞剧院走向市场体制的领路人,告诉记者自己从最初入院时的普通乐手,到后来直面市场检验的文艺先行军,所有的成长都是在剧院中完成的,“剧院所有的成绩和奖项,标志着青岛的文化事业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我作为其中一分子,感到深深的骄傲。”而更令连新国欣喜的是,不断崛起的年轻一代走上舞台,担起了重任,成为了青岛文化事业发展的顶梁柱,“希望这些文艺工作者在艺术生产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一部文艺作品的诞生是一门综合艺术,期待青岛歌舞剧院在新的领导带领下全方位提升专业素养,努力加强艺术实践,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期待他们在更广阔的领域张扬本土艺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