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工智能教育是必须的、必要的?

2020-11-17 12:01:12 作者: 为什么人工智

图说:“人文与科技”研讨会召开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人文与科技:第二届新时代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全国教学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大学召开。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展开研讨,旨在积极打通学科门类,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上大副校长聂清在致辞中发问,“人工智能在全人教育当中的内核是什么”?“为什么人工智能教育对未来的学生而言是必须的、必要的”?“我们如何在课程形态当中体现人工智能教育的交叉性”。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既对接世界趋势和国家战略,也对我们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特殊意义。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陈麟辉研究员肯定了上大人工智能系列课程的成功。他说,在通识教育领域,为培养和规范新时代接班人对待人工智能的理解和态度作出贡献,期待上大人工智能通识教学的探索与创新一如既往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上大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教授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全人培养。借通识教育的平台,可以引领学生明大势;把多学科优秀教师串联起来,采取优势学科到课堂的“项链模式”授课,用学科把思政融入学生的心田。2018年春季学期起,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科研示范团队“顾骏团队”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联袂策划,率先在上海大学的通识教育版图里首创“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学校还注意成果固化,做到见人、见课、见书、见文章。随堂录制的5门系列课程全部上线成为慕课,通过。这一切归因于这一系列课程融入了“人文”,渗透了“课程思政”。

“智能文明”“人文智能”“智能法理”“生命智能”和“量子世界”五门课程的负责教师分别作了课程建设交流。他们是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李晓强副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文学院谭旭东教授,法学院芦雪峰副教授,生命学院、医学院肖俊杰教授,理学院物理系张永平教授分别带来“‘智能文明’的思考与探索”“在人文和智能间拎上一个创造力的螺丝:‘人文智能’课程思考”“科技的进步 法律的应对:‘智能法理’课程建设与思考”“将生命教育融入智能:‘生命智能’课程的创立与实施”以及“‘量子世界’中的科学精神及思政元素”主题报告。

上大出版社董事长戴骏豪介绍了如何服务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程的教材出版。2014年,从《大国方略》《大国方略课程直击》开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就和出版社紧密合作,形成了“一课两书”的品牌效应,得到了各级重视,社会认可。

复旦大学高教所原所长熊庆年教授在《面向未来的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报告表示,核心课程就是塑造一个学生的基本素养的过程。未来的通识课程就是要让大学生具备这样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顾小清教授的报告题为《关于智能教育博士通识课程的设计与思考》。她介绍了该校已开始实施的智能教育博士通识课程设计方案和探索思路。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海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董宇艳教授发表了题为《有灵魂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她说,我们要尊重学生需求,文理融合,学科交叉,在广博的基础上求深度,将创新、创造融入通识教育。

上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焦成焕教授提出,要探索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微课程在线教学模式,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入眼、入耳、入心、入脑、入行。

通识教育育人理念和育人成果的推广,得到会议承办方之——超星集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超星集团教学设计总监、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专家赵玉霞介绍,短短两年,上大“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已被全国200多所高校3万多名学生修读,真正实现了跨校间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