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三层小楼里,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四点钟课堂”

2020-12-22 21:53:55 作者: 这座三层小楼

下午4点,是赤峰宁城县天义第三试验小学的孩子们最期盼的时间。跟着放学铃声奏响,他们会以最快速度拾掇好书包,拿着篮球、吉他、毛笔、美工刀等“宝物”,冲向百米开外的艺体综合楼。在这座由石景山区援建的三层小楼里,孩子们能任选几十种艺术和体育课程,还组成起了多姿多彩的社团。

冬季的宁城寒风凛冽,校园里却是一派生动热烈的姿态。天义三小的校园不大,中心是一块绿草如茵的人工草坪,孩子们裹着羽绒服在跑道上撒着欢儿,乳白色的教育楼、艺体综合楼相对而立。

艺体楼里别有洞天。一层是男生们的独爱,教室之间的间隔被打通,有六张乒乓球案、两块迷你篮球场,还有一间健身操排练室。二楼三楼就更精彩了,每间教室各有主题:书法、版画、织造、国画、烙画、篆刻、钢琴……常见的艺术项目,这儿都有。

硬件归置得像模像样。就拿书法教室来说,墙上贴着“丹青绘国际,水墨写人生”几个大字,天花板上垂下一把把油纸伞,那是学生亲手制作的。每张课桌上,都铺着操练书法需求的毛毡、水写纸以及镇纸、砚台、墨水。只需求拿着自己的毛笔,学生们就能直接来上课了。

“每天下午,学生们都会到这里来。他们既能够跟着专职的艺术教师学习,也能够在各自的社团里组织活动。”副校长张丽娜说,此前多年,校园一向很注重培育孩子的艺体专长,也成立了不少学生社团,可最大的瓶颈便是没有剩余的教室。天义三小的每个年级都有十几个班级,教育楼空间本就紧紧巴巴,哪里能额定再腾出空间作艺术教室呢?“没办法,学生艺体社团搞活动时,就只能暂时寻找空教室,没有固定的室内场所。”

二零一八年,石景山区出资200余万元,援建了天义第三试验小学的体艺综合楼。从此,天义三小欢喜的“四点钟讲堂”正式敞开。每个社团都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学几十种艺术体育课程。

放学后,教育楼安静下来,艺体综合楼迎来了高光时间。记者采访时正值周末,可仍不难想象孩子们来往络绎、欢声笑语的现象。楼道里挂着一幅幅相片,记录着孩子们在“四点钟讲堂”上仔细的姿态。教室里陈设着他们的习作,不论是书法国画,仍是篆刻著作,都颇有专业水准。

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教育大市,而宁城更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宁城县教育局副局长孙辉说,2015年7月,宁城和石景山就签订了教育协作结构协议,校园、教师、企业多方合力展开全方位帮扶。

英文教师张丽伟就获益于两地的教育协作。一年前,她从前赴石景山区古城二小,进行15天的理论学习和跟岗训练,最感动她的当属“跨学科交融”的教育理念。返回天义三小后,张丽伟也把分层次教育、实在情形运用等新方法,应用在了自己的教育中,取得了十分不错的作用。几年来,像她相同赴石景山训练的宁城县教师总共有750名。

五年来,石景山区已有20所中小学与宁城县28所中小学结对,展开手拉手活动。石景山在二零一八年还设立了教育扶贫助学金,惠及2300位贫困生。北京的企业家还为宁城捐献了250台电脑,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宽广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