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枕水而生 触“网”愈盛

2020-12-10 08:00:53 作者: 乌镇:枕水而

二零一九年,“哪吒号”5G主动微公交在乌镇运营,在国际互联网大会期间为嘉宾供给接驳服务。老乌镇人沈佳良激动地发朋友圈说:“5G无人主动驾驶已上线,乌镇马路上能够围观啦!”

本年,82岁的乌镇人胡晖成了抖音上的“网红奶奶”。在乌镇公民公园入口处,胡晖对着一块大屏幕问道:“乌镇宝宝,今日的菜价是多少?”随即,屏幕上便明晰列出当天乌镇各类菜品的价格。在AI虚拟广场舞运动区,大妈们不必自带扩音器,经过5G网络就能在大屏上学习当下抢手舞蹈。胡晖说,她喜爱才智公园里这个“能唱歌会跳舞的教师”。

许多人不知道,早在2003年西栅开发之初,为了游客具有快捷的网络体会,乌镇有预见性地埋下了宽带网线。某种意义上,这些网线也为乌镇的未来开展埋下了伏笔,注入了互联网基因。从此,乌镇全方位融入“互联网 ”元素。

2014年首届国际互联网大会时,全镇“翻箱倒柜”才找了13家牵强与互联网、数字经济有关的企业。而到二零一九年底,乌镇共引入数字经济类项目1120个,方案总出资425亿元。乌镇地点的桐乡市,数字经济企业数量由2014年末的355家开展到二零一九年底的1950家,数字经济中心制造业产量从54亿元增长到157.8亿元。

“早年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终身只够爱一个人。”乌镇人木心的诗篇这样写。曾经,慢节奏、旧风味是乌镇的底色;现在,千年古镇站到了信息年代的最前沿,快和新也成为乌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