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缉魂》原作者江波:星云奖原作还未出圈,“银河奖”作品被B站拍成动画

2021-01-28 17:20:53 作者: 专访《缉魂》

上观新闻:剩余的1分扣在哪里?

江波:仅有让我觉得有点惋惜的当地,是对科幻元素的弱化。在小说中,经过RNA技能仿制人脑结构是一个很缓慢的进程,也更契合科学规则。原著情节也和这种缓慢的生化进程配套——一个人在回忆逐步转化时会呈现精力紊乱的状况。影片对这点做了抽象化处理,变成了某种具有科幻颜色的道具,让仿制搬运快速完成。

我能了解导演这样处理的原因,要改编成现在的情节,科学性的弱化不可避免。一般观众能够了解RNA技能能够把一个人的回忆仿制到另一个人的身上现已够了。

上观新闻:这一设定让人联想起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假设回忆能够移植”,当年这个标题也引发了群众对《科幻国际》的重视,你的创造是否受其影响?

江波

江波:我是1996年参与的高考,在大学里确实重视过这个标题,但《移魂有术》写于2012年,其时没有想过那么远的工作。移植回忆其实是一个人类常见的创造母题,包括古代梦想类小说,各种“不解之谜”类的灵异故事等,它不是科学年代才有的幻想,但咱们能够考虑怎么用科学的手法去完成它。

上观新闻:小说中移植回忆的RNA技能实际中真的存在吗?

江波:RNA的概念其实很早就有,归于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由DNA翻成RNA,RNA来发生蛋白质,蛋白质决议了生物性状。《移魂有术》中的设定是,能够直接出产出RNA,操控细胞的特性。我在读了一些关于生命科学相关的书本后,想到人回忆的实质是大脑结构,假设直接用RNA指导人生成蛋白质结构,然后决议大脑结构,这样不就把回忆移植曩昔了吗?这是根据想象做的推导,从科学上是不谨慎的,但作为科幻小说,只需逻辑上讲得通就不妨。

二零一八年左右有一篇报导指出,科研人员现已成功经过RNA影响了大鼠的大脑,这种大脑带着某种回忆,让它能够很快穿过迷宫,阐明这个想象不完满是空的,也有实际成分。

两部长篇小说将改编动画

《缉魂》上映之后,我国科学技能出书社以最快速度从头出书了《移魂有术》中短篇合集。封面上写着“包括电影《缉魂》原著小说《移魂有术》在内的九个精彩故事,重磅来袭,穿透灵魂深处”,布景中,一个垂头深思的人物剪影融入DNA双螺旋结构和众多星空里,并没有运用《缉魂》的剧照。尽管有了电影光环加持,但小说仍是小说。

《移魂有术》的第一版由辽宁少年儿童出书社在2014年出书,其时只印了8千到1万册,适当一部分捐给了乡村书屋,尔后没有再传来加印的音讯。江波坦言,《缉魂》的上映给《移魂有术》带来了更多重视,小说的电子版和有声版也于近期上架。

尽管豆瓣评分不高,但科幻电影学者、八光分影视总监西夏指出,2014年版的《移魂有术》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打分并不能代表《移魂有术》单篇的成果。“电影我会打7分,但小说我给8分,作为类型小说,它的叙事环环相扣,营建的惊讶、惊悚感很足,特别RNA粉末会以病毒方法分散、感染,继而构成社会惊惧的情节设定让故事有更多的或许性。但电影没有从小说自身供给的潜力发掘,有点惋惜了。假设电影跟江波不要紧,我就不会有这种惋惜。”

《移魂有术》不是江波第一部被影视公司看中的著作,他的另一部小说《时空追缉》早在2014年就有人提出改编意向,但连续换了两个导演,都由于改编难度太大、剧组资金缺少而难产。《时空追缉》风格偏硬科幻,叙述一个差人在太空里追逐小偷,一直追到了时空止境。要完成这个故事,需求很多后期特效,但这部小说没有取得《漂泊地球》那样的走运。

从《移魂有术》到《缉魂》,也是科幻小说改编电影一次可贵的成功事例,有人点评它创始了我国科幻电影的另一种或许。“《缉魂》对科幻界的最大奉献是让咱们认识了江波,理解不只需刘慈欣,其他优异科幻作家的著作也能够拍出美观的电影。”西夏说。

除了《移魂有术》,江波的两部长篇代表作《银河之心》和《机器之门》也被改编成动画,估计于2021年推出。在B站上,《银河之心》发布了预告片,现已有12.7万播映,18万追番。面临这部画面精美、场景巨大的太空歌剧,不少看过小说的书迷在弹幕里表明“狂喜”,还有人耐性科普“银河之心绝不是爽文,是科幻国际柱石丛书”,更多人齐齐刷着“火钳刘明(火前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