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刚:风雪边关“赶路人”

2021-02-10 16:43:04 作者: 王智刚:风雪

2月9日,阴历腊月二十八,黑龙江牡丹江边境办理支队大肚川边境派出所民警王智刚早早从家赶到派出所,查看车况,点验警用配备,装好物资物资,驱车前往60多公里外的边境重地——亮子川屯。

王智刚在整理打猎套

乡下公路高低且窄,覆有冰雪,时速不能超过50公里/小时,再快就简略滑进路旁边深沟。山里风大,风裹雪的“大烟泡”时不时遮住挡风玻璃,路面浮雪打着旋散向一边。

“终年守边巡查,咱们现已习惯了。”专心致志驾车的王智刚,对这样气候和路况已见怪不怪。

两个小时后,王智刚在亮子川屯执勤居处下了车,卸下物资,向所领导电话报了安全,赶忙到院后抱柴生火,否则晚上屋子会冷成“冰窖”,无法住人。

23年前,王智刚警校结业,分配到大肚川边境派出所。从“小王”变成“老王”的这些年,每年他都会来亮子川屯几回,巡查踏查、宣扬法规、造访边民、调停对立胶葛……,是他作业中的主要内容。假如一段时间没去屯里看看,他就会觉得心里缺陷什么。

亮子川屯归石门子村统辖,是中俄界河瑚布图河(绥芬河支流)发源地,与俄罗斯仅有一河之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了打造安全边境,从派出所建立那一天起,历代民警就牢牢“钉”在这里,守土尽责。

劈柴、生火,点着炉子,屋里温暖起来,玻璃上的一层水汽,使得外面冰雪国际模糊起来。

“别看亮子川屯不大,但要沿着边境前沿走一圈,没几个小时还真下不来。”简略收拾一下屋子后,王智刚带着护边员动身巡边。

这几天,气温一直在降,山里温度更低,到达零下三十度左右。沿着铁丝网走了不到半小时,王智刚的眉毛和帽檐上就结满霜花。遇到抵边大众,他会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进行身份挂号,双手冻得通红。

“手比脚抗冻,我脚上穿了两双袜子,不多穿点脚一会就冻麻了。”王智刚说,每次边境巡查,他至少要走上十几公里,已记不清走坏多少双棉鞋。

“看,这有一个套子。”说话间,王智刚在树林旁发现一个离地不高的打猎套,草木枯黄中,不仔细看还真难以发现。王智刚一边摘套一边介绍,亮子川屯坐落东北虎、东北豹维护区内,跟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山林间野生动物逐年增多,防备和冲击不合法打猎也是民警作业责任之一。

“近间隔看到过东北虎豹吗?”

“只在巡查中看到过爪印。”王智刚把打猎套放进背包,告知记者,尽管没见到虎豹,但不少民警都在巡查中远间隔看到过野猪和黑熊。

“终年巡边踏查,夏秋最要防备的是蛇。野鸡脖子、土球子、松花……品种繁多。”说起蛇多,王智刚讲了一个实在故事,一个乡民家中闹老鼠,没有猫怎么办,就近上山顺手抓条蛇扔在屋里灭鼠。

不知不觉,天色逐渐黑了下来,王智刚完结预订巡查使命踏上归途,由于“挨冻”,手机现已没电,不远处屯里闪烁的灯火为他供给了跋涉方向。

“立刻就春节了,越是这个时分越得防备有人不合法越界,不能一丝大意和松懈。”时值隆冬,又临近年三十,屯里常住居民大多回到市里春节,留下的主要是受雇做木耳菌的外地人,王智刚在巡查之外,会挨户造访,宣扬边境法规,发起护边员和乡民联防联巡。

回到执勤居处,王智刚在炉中添加了烧柴,挂好衣服,预备开端做晚饭。

“条件有限,执勤期间得自己煮饭,这些年咱们厨艺都前进不小。”王智刚一边说着,一边做起他最擅长的萝卜肉汤,主食是来时从镇里买来的馒头。简略的一饭一汤,食欲快感消除了巡查疲乏。

炉中火光闪烁,温暖炕头与隆冬夜晚相辅相成。王智刚说,曾经烧炉子没经历,常常后半夜被冻醒后从头生火,从暖被窝中进入“冰窖”生火的味道,没感同身受的人无法领会。

夜色渐深,窗外山风吼叫,屋内炉火噼啪,王智刚在灯下翻开笔记本,记载巡查所见和作业主张。

“现在这个居处也是暂时借用的,但今后执勤条件就好了。”在上级争取下,东宁市出资二十多万元在亮子川屯建起了警务室,支队完善了水、电等日子设备,下一年开春,民警执勤就能住上宽阔亮堂的房子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