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门课作业只有5道题却培养出一批学霸, 这项素质教育改革有何深意?

2021-03-13 13:16:47 作者: 每门课作业只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学生们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表现出浓厚兴趣和研究意愿。疫情期间,程序控制课的学生们围绕“疫情下的校园非触控设计”主题,提交了88个项目设计,例如教室自动感应灯、无接触自动门、无接触式饮水机、作业消毒机……不仅充满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实用性也很强;疫情高峰期“一罩难求”的紧张氛围也曾启发“多彩的功能膜”课上的同学们,他们通过纳米技术自制高性能口罩,最终成品性能测定已经与N95口罩接近。

“中学生做课题,不一定需要钻入高精尖的领域探究问题。在现有的知识储备下,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敢于提出质疑,摆脱固有思维的限制。”高三(1)班的周宇辰于2019年入选上海市中学生“英才计划”,在复旦大学邵正中教授的指导下,他的课题《铜锌钙金属离子对于真丝绸泛黄老化现象的影响》荣获第18届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兴趣,发现问题,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努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时甚至可以‘天马行空’。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脚踏实地,严谨细致,抓住每一个结果和细节,不断努力,这样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天文台前,一名学生正在练习使用望远镜

缩减主课课时,底气从何而来?

不公布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排名,每天每门学科不超过5道大题,罕见地缩减语数外理化等基础课程的课时……旗帜鲜明的改革让创办170多年,号称“西学东渐第一校”的徐汇中学再一次站在了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

在校长曾宪一看来,所谓没有时间学习高考内容是一个误区,科创教育提高的是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效率。将这种能力用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更会加事半功倍。他认为“研究让学习真正发生,研究又是学习的目的”,自我觉悟、自我研究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现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词是选择,要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曾宪一的眼光很长远,徐汇中学的科创特色办学理念已经坚持多年,目前已与9所大学、6个高科技公司、3个中科院研究所合作建设了16个实验室,涉及11个工程领域32门科技创新课程群。目前,全校共有拓展型课程120门(包含7门双新课程),包含普及型、拓展型、提高型三个梯度,分类分层惠及全体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并不矛盾。”任教“多彩的功能膜”课程的张德贵老师认为,拓展型课程没有执笔的考试,更多的是对能力的考量,主要通过创新课题完成的程度来评判。这样的训练和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很有帮助。“基础课我们知道考试要追求标准答案,但是在拓展型课程里,可以说没有东西是错的。”张德贵说,“只要想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实现的可能性,其实都是值得去做的。哪怕最后失败了,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也在成长。”

目前,徐汇中学的素质教育改革已见成效。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学生在高考综招面试时有明显优势,“211”和“985”大学达线率超过了56.7%。2018年以来,陆续有10位学生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上海市中学生“英才计划”。2020年9月,徐汇中学获得上海市特色高中授牌命名,科创和研究成为了这所百年老校的新标签。

“很多学校的教育只注重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潜力的培养,造就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周宇辰的家长这样评价学校的教学方式,“我觉得徐汇中学在高中教育上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潜力的道路上来。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着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全方位、多渠道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和培育,全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潜力和科学素养,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