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农家少年酒吧豪掷28万花光家底,父亲:酒吧诱导消费

2021-03-19 10:37:23 作者: 15岁农家少

侄子疑似被酒吧诱导消费,

营销经理每天都会给孩子发消息

“你作为酒吧经营者本来就要合规经营的,面对一个孩子进去,就应该劝阻,何况是这种非理性消费。”小张的姑姑向紫牛新闻记者透露,侄子在酒吧先后消费了18个晚上,消费金额高达28万元,如此巨额的款项,对于任何一个酒吧来说,都是一个大顾客,不可能不被关注。

张女士对记者说,他们了解到,存款转入的账户户主“罗江”,就是该酒吧的营销经理,他的主要收入以酒水销售的绩效为主,“孩子转过去的钱显示都到了他的财付通账户,由于现在公安局暂未立案,所以没办法调取其中的消费细节。”张女士称,事件发生后,罗江从未与他们联系。

张女士告诉记者,哥哥最初是想私下解决此事,就先去找了酒吧的负责人。对方曾多次承诺会给他们满意答复,却一拖再拖,没有回音。

“这个酒吧里有很多营销经理,每天一到下午,他们就会给我侄子发信息,问‘你今天还过来吗?’到交钱的时候,又会提醒说余额不足,又要充值了。”张女士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个酒吧明显存在诱导消费。目前,这些来往信息和消费记录都还保存在小张手机里面。

手机账单

张女士向记者提供了一段从事发酒吧里拍摄的视频录像,显示有衣着暴露的四名女子手举“家里有矿”字样的霓虹灯广告牌,配合着一片嘈杂的音乐声。记者从小张家人提供的照片看到,当小张花高价买酒之后,酒吧大屏幕出现了:“排场,感谢张公子豪点8888元香槟长龙一套送给美女嘉宾 ”等字样 ,张女士向记者表示,这些场面明显不适合未成年人,“这些钱是哥哥整天在地里忙活攒来的,一直不舍得花,想留着给孩子将来上学用,没想到一下子就没了。”

她叹了口气,然后告诉记者,从事情发生到现在,哥哥一直在跑东跑西,抽空才到地里看一下果子,一有空就到酒吧去找负责人协商沟通,但一直没有回音,无奈只好求助媒体,又向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反映。

小张姑姑对记者说,他们都是本分的农民,如果能够私下协商的话,他们希望酒吧能够退还他们大部分款项。不过,记者了解到,小张所在的学校也已介入,张先生也在申请法律援助,同时当地相关管理部门也已介入调查,3月18日,记者多次拨打该酒吧电话,一直未有人接听。

律师说法:酒吧违规,

家长也未履行监护责任,可获退还部分款项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告诉记者,《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根据此条规定,就是在外就餐时也不准给未成年人提供酒品(酒吧更应该清楚这一点)。

当然,法律也规定了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此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在本案例中,向一个未成年少年出售酒品,同时又是大金额的消费,既没有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没有尽到提醒义务,更没有联系监护人。因此,酒吧的做法明显欠妥,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而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该家长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

在本案例中,十五岁的小张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小张实施的超出年龄、智力相适应范围的消费行为家长可以主张撤销。因此,双方可以协商,或者通过司法程序,商家可退还部分款项,而小张的监护人也需要承担部分费用。

对此,律师也提醒,商家一旦遇到可能是未成年人的大额消费时,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诸如孩子的年龄、是否有家长委托,并可要求出示身份证件,否则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来说,既要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同时也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