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模拟高铁驾驶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首席记者陆梓华在徐汇中学报道
“慢”到等待转入珊瑚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培养皿上完成画作,“快”到驾驶高铁列车和波音飞机日行千里;“下”至通过编程遥控机器人潜入水中探秘,“上”至根据雷达图操纵火星车寻找飞船黑匣子,完成一场火星救援……在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徐汇中学,踏进砺行楼,犹如穿越时空,走进一个有魔法的世界。
“会研究的学生,最聪慧!”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介绍,目前,在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支持下,学校建立了22个实验室,涵盖生物工程、交通工程、航空航天、智能机器人等不同领域,构建成一个真正的“校园研究场”,为学生开辟了无限的探索时空。
轨道驾驶实验室内,“和谐号”高铁模拟驾驶舱完全“1:1”仿真而建。“列车前方到站,松江南站……”随着播报声起,高一(6)班男生李鹤辰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拉动操作杆,让列车缓缓减速。同班男生徐沣则帮他一起盯着车速表。终于,列车不偏不倚在蓝色停车标志前,成功!徐沣觉得,每一次模拟驾驶,除了体验风驰电掣的快感,更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
5楼一整层楼面由环境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安全、微生物工程、生物信息5个实验室组成,也成为同学们探秘生物王国的乐园。生物信息实验室内,生物老师高倩正在指导高一学生学习使用专业软件。男生周梓津的屏幕上,出现了一段弯弯曲曲的“树枝”,原来,那是他用PYMOL软件绘制的一截“肽链”,未来,他要完成的是一个动态的蛋白质分子三维结构图。周梓津坦言:“一开始我很难搞清楚什么蛋白质结构模型,现在用电脑将抽象的分子可视化,就容易理解多了。”
“数字化手段可以让一些知识的难点,有了更直观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走入微观世界。”高倩说。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陆梓华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