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第122例捐献造血干细胞 龙江姐姐点燃江苏小妹的生命之光

2021-04-08 14:44:35 作者: 黑龙江第12

“这是一种缘分,从哈尔滨到南京,爱心和希望永远相连。”4月6日上午,来自鹤岗的38岁女士范新杰(化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为一名22岁的女性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范新杰也成为黑龙江第122例,全国第11071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38岁的范新杰是黑龙江省鹤岗市的一位普通的市民,丈夫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2018年,范新杰陪同丈夫去采血车献血时,看到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活动,便萌生了捐献的想法,并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信息后,进行血样采集,和丈夫一起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自己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感觉做这事挺有意义的。”善良的范新杰虽然只说了这简短的一句话,却能展现出她的无私、博爱、奉献和担当。

在接到匹配成功的通知后,范新杰立即告诉了丈夫和女儿,丈夫虽然远在山东打工也很支持妻子的决定“她能够有机会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去挽救别人的生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将来我也能有这样的机会。”“妈妈,你能够去救人让我非常骄傲和自豪,我把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告诉了身边的同学,他们也要在18岁时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女儿激动的说。

为了配合这次捐献,范新杰在接到通知后就开始规范作息时间和增强饮食,想增加一些体重。范新杰说:“医生说我有点瘦,我想再胖一些壮一些,抓住这次能够救人的机会,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不断普及,这项挽救生命的事业正在飞速发展。如今,越来越多和范新杰一样心怀大爱的人加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当中,他们的无私奉献,会为更多饱受疾病折磨的血液病患者带来希望。

目前,中华骨髓库库容已达到295万人份,但还远远满足不了临床患者的需求,只有参加捐献的志愿者越多,患者找到合适配对的几率才会越高。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在此呼吁:希望更多18岁至45岁身体健康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共同促进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普及和发展,通过自己的捐献,去挽救别人的生命。让我们共同献出爱心,延续生命的希望!

近日,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开展“志愿者保留项目”。多年前,如果您加入中华骨髓库,如今,因为联系方式的改变,在患者与您配型成功、需要您救人于危难时,我们却无法联系到您。

爱心不说再见,我们盼望:年龄小于55周岁,联系方式发生改变,请和我们取得联系。修改方式有以下三种:

1、致电黑龙江分库:0451-82717120

2、登陆中华骨髓库网站--点击志愿捐献者信息变更进行修改

3、微信公众号留言进行修改(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