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高兴又感动的是,B站上真有很多好学的网友,里面高中生、初中生亦有不少。他们有人感慨说,原来文学那么有魅力,语文课也可以上得那么有意思。还有不少多年没有联系的学生因为这几节视频课联系上了——他们也是老师,与倪文尖分享了各自多年中学教书的经验和感慨。“我们的共同认知是,中国的语文教育需要更多热心人,需要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中国人的文学教育、文学素养也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倪文尖说。
倪文尖在B站的系列视频也引起很大反响。
如何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戴建业可谓是最早“出圈”的高校学者之一。早在2018年10月,学生把他讲解古诗文的视频传到网上,结果一下“爆红”,每天有10万左右的粉丝增长量。去年6月,戴建业正式在B站开设网课,粉丝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突破170万。
“在大学讲课有很多层次,有本科生的必修课,有选修课,有研究生的课,有博士生的课,那课堂内容肯定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来准备,针对性就比较强。而在社会上讲课,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些人在听课,于是就采取一个中等水平的情况来讲,既要有深度,又要好懂。”但戴建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网友的水平也经常让他吃惊,比如他在B站开设了专栏“写诗鬼才”,邀请各路网友投稿,结果发现很多网友水平很高,“他们写的旧体诗,很多华师、武大甚至北大的研究生都写不出来。”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戴建业可谓最早“出圈”的高校学者之一。
黄平也认为,在平衡学术性和大众性方面,大家有时容易低估网络受众的文化素养。在《内卷文化15讲》的内容呈现上,他从文学中举例,讲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刘慈欣的《三体》,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双雪涛、班宇等东北青年作家的小说,穿越、玄幻等网络文学;也谈及《你好,李焕英》《寄生虫》《小丑》等等热门电影;还会讨论“内卷”与人工智能、讨论欧洲19世纪的历史经验,讨论李子柒、丁真与浪漫主义想象,等等。
“这些都是我这几年一直思考的内容。我觉得是时候讨论走出内卷文化了,‘内卷’所代表的不合理的、被扭曲的竞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病灶,我们正在一步步变成工具人、机器人。”黄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发现真正有学术性了,也就真正有大众性了,也即只要这个问题是听众真正关心的,你把问题讲清楚了,讲到大家心里去了,那就会受到大众欢迎。”
学者“出圈”,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对于“出圈”,戴建业认为最大的意义在于让课程的受益面更宽一点,让更多人有机会和可能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学。“以我个人的兴趣来讲,我肯定更喜欢坐在书斋里读书、写作。但我是一名教师,我也愿意把我一些读书心得,通过网络课堂的方式传给更多人,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一种使命,而且相互促进。我录视频时也会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和感触,回头也可能把它们写成文章。”
“无论写作、教学还是演讲,我都有激情。”戴建业说,“我的感觉是,如果你对你讲的内容,有个人的心得、看法、观点,那么你就有新奇感,有成就感,你就容易激动和投入。如果你很多时候就是照本宣科地老生常谈,那你自己没有激情,别人也不爱听。”
刘擎也把录制综艺看作一种学习:“在那里,年轻人用的很多词汇对我都是新的。学者很容易把自己专业学术世界看得很大,但其实需要重新去看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在学院环境中封闭太久,也会有许多认知偏差,会有自己的毛病。”
薛兆丰和刘擎
黄平判断,学者“出圈”确实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在这两年尤为明显。“我觉得有三个因素:我们有一批优秀的、善于面向公众表达的学者,有一大批有良好素养的、愿意为知识付费的听众,有高度发达的传播媒介。三个因素在这两年汇聚,成为一条上下打通的产业链条,这为学者‘出圈’提供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