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中国的教育最值得吐槽的是家长

2021-04-17 18:37:39 作者: 白岩松:中国

他说:“一是可以锻炼节奏感,二是可以挣钱贴补家里。”这样的回答多么朴素真实啊!

但是后来我再问他,回答就变成了老师所指导的标准答案——“跳舞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美”。

我们不要再以那些所谓正确的答案限制孩子,让他们从此进入一个封闭的箱体。孩子们有很多想象、很多好奇,我们要激活他们的好奇。

幸好舅舅在我童年的时候给了我不只有标准答案的游戏,让我知道很多问题在第一个答案就停止了,那是“人云亦云”;但是你寻找第二个甚至第三个答案的过程才更有趣味,更有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思维,在小学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不止一个答案,哪怕你错了,也是发现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未来的优秀与创造,可能就在最初某个转换了角度的错误答案中。

阅读培养,太重要了!

我在想如果要是没有18岁,诗歌让我知道了自己该说什么样的话语;如果没有18岁,三毛用她的一系列的与爱情有关的书籍,告诉了我们远方在哪里,我觉得我抵抗不住饥饿。

我觉得我非常感谢阅读,因为阅读在我18岁那一年为我的生命种下了那么多可以生根开花的种子,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更重要的是,让我的今天不是我18岁所厌倦和讨厌的那一个,我觉得这太重要了。

有数据显示:

10岁-19岁之间的青少年读书最多,可是那些书有相当大的比例不是他们爱读的书,而是和当下的考试等有关系的书。因为读功利的书,而没有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

20岁——29岁,为名利忙,事业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

40岁——49岁,进入读书最少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人生走到这个阶段,已经定型了,不再需要读书。

到了老年,读书开始增多。因为离开事业一线,不再为名利权利奔忙,被动性地靠近生命的真谛,重新捡起书籍,这时阅读回到了它最大的本质,那就是乐趣,无用为有用,滋补人生。

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要让年轻人享受书籍的乐趣,不仅仅为功利目的而读书。要在青少年时期把读书培养成为一生的习惯和最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