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谁愿意在风雨中劳作。”这是在菜馍奶奶最火热的几天中被提及很多次的一句话,听上去很励志,但不能仔细品。
假如真的是一位96岁的老人为了生活而劳作,通宵达旦,这怎么能是励志呢?年轻人们把自己代入“菜馍奶奶”中,得到的其实更多是“劳作至死”的悲哀,并没有奋勇前进的鼓励吧。
被打扰的普通人
很快,菜馍奶奶的舆论风向就从最初的“温暖励志”反转了,因为人们看到她的摊位前举着手机来直播的人越来越多,老人不堪重负,笑容也逐渐消失。
人们关心她的身体,担心她的精神,将一切诅咒的话语投向了来拍摄视频的人们。
“他们就像苍蝇一样,嗡嗡嗡的,盯上了老奶奶挥之不去。”
“互联网的铜臭味让你们陷入疯狂。”
《人民日报》也发文表态:“莫以关心之名行伤害之实。”
但冰冷的数据不会说谎,河南某电视台也通过短视频对菜馍奶奶进行了一场直播活动,深夜两点,同时在线人数近33万人。
这个数据别说对自媒体人,对传统媒体来说同样是一个诱惑。
此前,大衣哥朱之文就因邻居踹门闯入要拍摄而报警,其背后也同样是数据流量带来的诱惑,据朱之文的邻居表示,拍摄朱之文和其家人的生活,每天发几十条15秒的短视频,阅读量在几万至几十万不等,月收入为3000元左右,甚至有邻居为了拍摄朱之文特意买了个2000元的手机,一个月就回本了。
拉面哥的事情同样如此,在拉面哥在短视频平台火了之后,在他卖面的现场,响起了吵闹的音乐,武大郎、孙悟空、猪八戒等扮相的博主均出现在现场和手机里的粉丝打招呼,因为直播太多导致网速变慢,中国移动甚至特地开来两辆信号车,来加强该地的信号。村民们连夜修了6个停车场,扩宽道路,清理周边环境,村民们摆出了特产。
拉面哥的一个视频流量高达2亿,视频博主涨粉近50万,有人拍5天,总阅读量过10亿,赚了近百万。
拉面哥。图/视频截图
对平台而言,话题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话题就带来流量,争议就是关注,在流量为王、变现迅速的时代,平台会以最大的热情来完成普通事件的热点转化,甚至主动通过设置热榜、话题等形式来搭建有争议的话题。
中国新闻周刊联系到了一位参与菜馍奶奶的直播博主,他表示,自己是从湖北特意赶去郑州拍菜馍奶奶的。
“直播本身不挣钱而是挣热度,保持热度对账号是有好处的,热度高就会得到平台的数据青睐,把你的位置往前放,以后播别的,尤其是商业合作的内容收益就会更高。我们基本上就是蹭热度,热度高的地方我们就蹭一波,然后就接着植入一些商业合作,几次之后这个号就不用了,再换一个重来。”
“一年下来,从短视频上能赚个30万左右吧,肯定是比上班强。”
即便是当网友将围观他人生活上升到道德谴责的高度上,在真金白银的诱惑下,选择题就变得很容易了。
前述博主反问中国新闻周刊:“如果说她做菜馍为了生活,我们拍她也是为了生活,不可以么?”
有人的地方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生意,有生意就有财富,至少在一部分人眼中,这个逻辑是高度自洽的。
如果说“流浪大师”沈巍是短视频平台第一个被围猎的普通人的话,“菜馍奶奶”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用某媒体习惯使用的标题来说的话,这应该就是“困在流量里的普通人”。
流量时代日渐模糊的边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方师师发文表示,所有媒介都有一套自身独特的语法。这是一套深层的语言协议,能将不同使用者的感官体验调整到特定的“频率”,形成共鸣和共振。因而一条流行的内容,在技术系统的推荐与推动下,可以引发全网刷屏。但新媒体的使用也会对生产者产生影响:技术是人感官的延伸,但也会截断书写与记忆,产生异化和自恋。
当博主们用手机和摄像机对准他们想要流量“狩猎”的对象时,镜头就像是武器。他们不去思考这样的行为是否会妨碍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是否会给对方带来身心压力,甚至还想要通过欺骗手段榨取对方身上的所有可用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内在完全被外部逻辑所左右,人成为其所使用技术的奴隶、依赖系统的触角。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或许对自己没有意识,或许对他人没有关爱,也或许对世界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