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灌溉,村里的老百姓想尽了各种办法。发电机、水泵、电线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
有村民表示,由于自己的地块离家太远,不方便从屋里拉电线,他花了两千多元,购买了发电机和潜水泵,成为村里第一个用柴油发电机打水灌溉的人。他感慨道,村里每隔三五年,就会有灌溉工程的开发建设项目,但十多年来,大家伙的灌溉方式却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有的村民连电卡都没见过。
那么这些半拉子的灌溉工程究竟是什么项目呢?鹿邑县人民政府官网上《关于印发鹿邑县2018-2019年度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显示,项目总投资有5700万元。
按照要求,这些惠及民生的农田水利设施工程,三个月就要完成。然而,时至今日,将近三年时间过去了,现场却还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只见漂亮的白箱红顶,却从来不出水。
不仅如此,记者在任集乡发现,2016至2017年度修建的灌溉设施,也同样没有通电。
由于长久无法使用,配电箱上已经结了一层又一层的蜘蛛网,落上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围墙的水泥用手轻轻一抠就脱落下来,围墙里面,并不是砖块,而是这样的白色塑料泡沫。
在任集乡,记者还看到了这种用蓝色铁皮围起来的灌溉设施,经过仔细辨认,铁皮门上隐约可以看到,农业综合开发2009年度的字样。
可见,多年来各级政府一次次出资修建民生水利设施,然而在任集乡,这些水利设施却成为了村民们口中的“样子货”。很多老灌溉工程的管线,在新的灌溉项目修建时被挖坏。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任集乡村民
行走在任集乡的多个村子里,“打井”的广告在房子墙面上随处可见。从公开资料看,鹿邑县每年都能享受到国家在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上的投入,但这些项目在任集乡,大部分是中看不中用。到了要抗旱的紧要关头,村民们还得自己打井。
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试量镇,这里的机井同样没有配套的电源设备。
在辛集镇,记者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一台可以开动电源开关的机井。然而村民告诉记者,这些灌溉设施,如今一大半机器坏了,没有人来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