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养老院86岁老人打死79岁室友,家属称自救铃成摆设

2021-04-22 13:31:39 作者: 河南滑县养老

杜先生特意提到,事后他们发现,养老院的每间宿舍有自救铃,但那只是个摆设而已,“没有电池也没有电线头,按了根本就不响。”

杜先生和张先生提到了同一个问题,如果两位老人吵架或有矛盾,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为何没有介入?张先生称,此事发生在养老院,院方也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多次联系夕阳红养老院院长,截至发稿前尚未获得回应。另据上游新闻报道,该院长称,此事敲响了安全警钟,下一步院方将加强管理。“我对死者表示同情,敬老院和死者都是受害者。”

杜先生则表示,父亲的遗体还停在医院太平间,目前暂未收到警方或养老院的消息。

专家:安全管理是养老机构的底线

过往报道显示,近年来,国内曾发生多起养老院恶性事件。

2020年12月,湖南邵东一养老院内,一名九旬老人砍死81岁老太;2020年7月,内蒙古赤峰一家老年公寓内发生杀人案,一位八旬老人持剪刀行凶,造成三死四伤;2019年7月,浙江台州一家养老院内,一名九旬老人在房间内遭91岁老人殴打,被发现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今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了老年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曾提到,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数量增多,且老年人选择在养老院生活、居住的情况亦有增加趋势,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成为整个社会必须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最高法还表示,养老院未尽到相应的注意和照管义务,致使老人发生意外死亡,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养老机构应当尽到责任,排除危害老人生命健康的安全隐患,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护理从业人员素质和护理服务能力,充分保障老年人人身、财产安全。

针对该问题,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高云霞。在高云霞看来,安全管理是养老机构的底线,恶性事件也能反映出这些机构确实存在一些管理和服务漏洞,包括安全设施、人员配备、老年人能力评估等。

高云霞称,一般来说,养老机构应首先对入住的老人进行能力评估,“比如有失能、失智,或者是有社交障碍的老人,可以及早发现或预防。”

其次,养老机构在后续管理中,应形成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高云霞称,对于老人这一特殊群体,要做好物质生活服务,如尽量给同住一室的老人配备等量的设施设备,互不干扰,减少争执的发生;还要考虑到心理和精神支持服务,“比如平时开展一些满意度问卷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让老人更好调节心理状态,同时预防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高云霞说。

“但很多养老机构将重心放在了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上,反而忽视了由老人引起的自伤、他伤等类似的安全问题”,高云霞称,这也是造成养老机构出现事故的原因之一。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应该细化护工人员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详细了解老人状况,妥善照料特殊老人。

高云霞提到,目前,我国已出台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该《规范》将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这将有利于防范和整治养老机构服务中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