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医生曝光肿瘤治疗黑幕后,胃癌患者家属:太想活下去,可能被医生骗了

2021-04-22 15:17:10 作者: 北医三院医生

马荣称,她还记得,当时她表哥和弟弟还去参观了提供NK细胞治疗的公司实验室,8月10日,她姑妈和父亲打了第一针NK针,还是刷POS机向公司缴费,一针3万元。“我爸吃药身体都会有反应,但打完这个针一点反应都没有,他就不太想继续打了。但L医生跟我们说这个要坚持一个疗程,后来公司那边说可以打五针送一针,就是我爸我妈一起打6针,一人三针,平摊下来一人花7.5万。8月27日,我爸就打了第二针,当时我家一辆小车卖了4万元,刚好付了钱。第三针相当于是只要1.5万,所以在9月18日还是给我爸打了。”

马荣习惯在微博上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并标注定位。因为定位在上海某医院,2020年9月,曾有病友向她提醒不要相信L医生,但她当时并没太在意。“那个病友说L医生给他父亲做了一个不负责任的手术,他父亲及时转院才活下来了。当时我还以为这个病友是骗人的,也没相信他说的话。”

患者病情恶化确诊6个月后去世家属:太想活下去 可能被医生骗了

马荣说,L医生每次说起父亲的病情都说“挺好的,挺不错”,她也一直以为父亲药也吃了,针也打了,应该是在好转了。直到2020年9月底,父亲做胃镜时,做检查的医生称其父亲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她才意识到,其父亲的病情一直在恶化。“当时那个做胃镜的医生跟我爸说,他胃都烂了,是没有治疗吗,怎么这么严重。我爸就说一直在治疗。当时是药也吃了,KNK针也打过了。我爸做完胃镜回来情绪就很低落,很沮丧,不想吃药不想治疗。我当时也觉得疑惑,但只能安慰他说可能是做胃镜的医生不知道情况。”

后来,马荣去问L医生,他的治疗效果到底体现在哪里,为何打了NK针还是没反应。“他直接跟我说,他又没说是100%有效,可能70%的人有效,30%的人无效,但我爸就是那30%的人。我当时就开始对他产生怀疑了,不那么信任他了。”

2020年10月,国庆后,L医生从上海被调往海南工作,将其父亲委托给另一位医生,每次问病情,两人都让她问对方。“我爸当时基本上就处于没医生管的状态了。那段时间,我父亲还是一直在吃L医生开的药,但不知道是副作用还说什么原因,一直吃不下饭。后来,我父亲拿着药去咨询L医生委托的那位医生,他说‘谁让你吃这么多药,人没病死,吃药都吃死了’。我也问L医生药还要不要吃,他只说‘继续吃’。不过,我最终还是决定给我爸停药,他的药里有治疗乳腺癌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停药后他慢慢也开始吃饭了。”

这时,马荣已经对L医生失去了信任。马荣说,2020年11月,她挂了L医生原来所在医院的肿瘤科医生的号,带着父亲去看医生。这时,医生告诉她,其父亲的癌细胞早已发生了骨转移。“但是当时我们都不知道,L医生也没说。当时我带去了所有的病历材料,医生看了L医生的治疗方案后表示,在他看来,这个治疗方案很荒唐。之后我们就没再让我爸继续治疗了,带他回青海老家了。”

在马荣彻底对L医生失去信任前,她在知乎上也给张煜医生看过其父亲的治疗方案,当时张煜也指出治疗方案有问题,“但我那时还比较信任L医生,没相信他”。

回家大约一个月左右,2020年12月24日,马荣的父亲去世。到此,家里为给他治病已负债15万元。2021年3月,马荣的姑妈也撒手人寰,其家里的积蓄也花完了。马荣算了算其父亲在L医生处治疗的花费,从2020年7月到10月,光大头的支出大概花了二十五六万元。

两位亲人先后离世,马荣更怀疑L医生的治疗方案了。“现在想起来我们可能是被L医生骗了,我们一开始太想活下去了,想接受好的治疗,以为大城市的医院会更有办法,所以一开始特别信任L医生,他可能也是利用了我们的这种求生心理吧。”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戴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