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东风西渐,是冒险之举还是有备而来?

2021-05-07 18:43:08 作者: 专访|东风西

《中国收藏》:都是哪些人在购藏“海丝”拍品,是否以广东藏家为主?

周俊:从买家结构来看,国有机构买家和私人买家各占50%。但购买体量大、成交价格高的买家还是以私人为主,私人美术馆在购买时会更有倾向性,因此也会买得更多。国有文博机构在购买时侧重于银器,以及该专场的高光拍品陈渭岩瓷塑粉彩亲王像身上。

从地域分配来看,买家呈现分散态势,并没有局限于广东地区。例如有一位在专场中主要购藏刺绣作品的南方买家,就来自于广东以外地区。还有购藏了铜胎画珐琅艺术品的藏家,其实是来自东北地区的客人。

值得一说的是,尽管拍卖结束了,但后续的影响还在持续。如有一位在北京专门从事广彩收藏的私人博物馆的客户了解到拍卖信息,向我们询问其是否可以对流拍的艺术品进行私洽。

据我了解,大家对这类艺术品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拍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对于外贸外销品来说,它能否打动人、影响人,能否让藏家回归生活,成为购藏的重要因素。

《中国收藏》:与其他收藏品类相比,“海丝”藏品似乎还处于市场洼地,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周俊:如今市面上出现的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拍品并不少见,但缺少系统展示。“海丝”专场是初创性的,但现在反观,我觉得当时宣传推广时依然存在一个误区。

这个误区主要是针对陈渭岩瓷塑粉彩亲王像而言的。此前我们一直将该作归类于石湾作品中,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因为这件作品并不属于石湾窑,只是因其制作者陈渭岩是石湾人,所以我们才做了这样的分类。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讲,此件应属于陈渭岩在景德镇时烧制的粉彩器物,显然归类到石湾作品里是欠妥的,从成交价上也能明显看出这一点。对于买家来说,138万元的价格绝对是物超所值,但实际上这一价格并没有完全体现拍品的价值。

拍卖结束后,这件拍品的竞得者也向我们透露,其实他几年前在香港拍场参与过一件同样为陈渭岩制作的观音像的竞拍,但没有成功,一直觉得惋惜。这次又看到陈渭岩作品,他非常激动。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将该作收入囊中。

清 陈渭岩瓷塑粉彩亲王像

“粤东渭岩氏制”款

高52厘米

成交价:138万元

民国 刘佐潮塑读书罗汉像

“刘胜记”“佐潮作”款

高14厘米

成交价:115万元

《中国收藏》:我们在预展现场看到,一对高3.6米的广彩刺绣最终以50.6万元成交,这一价格远比不上当代工艺大师的作品,这是为什么?

周俊: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不仅是刺绣,其他门类也是如此。不少买家仍然追逐大师名气,而非追求艺术品自身的价值。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买家因为个人艺术审美和艺术修养水平并未达到一定高度,加之对此类作品的艺术价值缺乏认知,也不了解相关作品,因有真伪问题而无法做出最终决定。但我相信,随着公众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一定会出现更多会买、懂买的人。

清 百鸟迎春图广绣大挂屏(一对)

高360厘米

成交价:50.6万元

这不是冒险 而是艺术市场的良性培育

尽管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但是此番华艺国际力推“海丝”专场之举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一次冒险的尝试。对于这个观点,周俊怎么看?而在这次专访中,周俊还分享了此专场的筹备、拍品征集等方面有趣的故事。不仅如此,对于各路藏家如何购藏该板块的艺术品,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国收藏》:在当下艺术市场环境不算理想的情况下,开设一个从未有过的专场,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是有点冒险,您产生过顾虑吗?

周俊:有过担忧,但高质量拍品使我们对这一专场有着很大的信心。因为最初从国营文物商店征集到的拍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水平,因此在征集此专场其他艺术品时,我们也采用了同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