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养老床位高回报、购买保险利息高?小心这类骗局

2021-05-08 23:16:17 作者: 视频|养老床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城市。不过,对于老人而言,不仅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养老,还要提防不法分子利用养老名义设下的陷阱。2018年,一家名为上海大爱城的公司“爆雷”了。近两千位老人的养老钱被骗,涉案金额高达5.2亿。那么,这些老人怎么会落入陷阱的呢?

83岁的马老先生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原本在外地工作,退休后回上海青浦养老。马老先生不愿以后劳烦子女照顾,于是瞒着子女,花了20万在上海大爱城青浦分店预定了两个养老院床位。

马老先生是中国老一辈的知识分子,谨慎起见,他曾经到上海大爱城宣传的养老机构,青浦乔佳养老院去实地查看过。

让马老先生一下投入20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除了可以预定床位,还能拿到额外的收益。

这样的“好事”让许多老人都心动了。有些一买就是好几个床位,有些甚至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全部用来投资床位。

上海大爱城“爆雷”之后,案件由松江和青浦两区的警方一同侦办,松江是总部,青浦属于门店。在青浦门店受骗的投资者有近千人,金额大约2.5亿。分店的总监、经理、主管、业务员均已落网。

据了解,大爱城公司的负责人叫陈威洋,在设计养老投资陷阱之前,也曾经从事与P2P相关的行业,他擅长粉饰光鲜的门面,以及抓住老人的心态。从一些最基本的诉求开始,突破投资人的心理防线。

陈威洋每年都会制作一些上海大爱城的宣传片,用来宣传他的养老理念。那么,他的这套说辞,是如何吸引老人们投钱的呢?布局从发传单,招募旅行团开始。

在旅游的过程中,业务员播放视频或PPT, 给老人灌输投资理念。老人们为什么容易上当呢?其中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服务特别好,另一点,旅游途中吃住的场所,甚至有些游乐场所都打着上海大爱城的招牌,加上业务员的趁机宣传,让老人们误以为上海大爱城实力雄厚。

除了利用虚构养老项目进行的诈骗,还有一些人利用老人缺乏保险专业知识而进行诈骗。67岁的李阿姨是一位独居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天,独自在家的她接到了一通电话。

李阿姨说,对方是一个和她差不多年纪的上海阿姨,而且对方还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自己的身份信息。对方说,他们公司专门是帮助买保险吃亏的人,可以弥补损失。

对于这样的电话,李阿姨一向都很警惕,她并不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马上就拒绝了。可是,对方似乎并没有因为李阿姨的冷漠态度而就此放弃,多次打电话给李阿姨。原本意志坚定的李阿姨这一次却突然改变了主意,鬼使神差地答应了对方。

按照对方所说的地址,找到了位于一栋商务楼里的这家公司。接待李阿姨的是一名自称经理的韩姓男子,他带着李阿姨来到了一间办公室后,便开始介绍起公司的业务。买一万元保险,可得600元利息,所谓的补偿,就是从这些利息中来的。

这个韩经理一顿口若悬河的忽悠,李阿姨说,她至今也回忆不出来了,她依稀记得对方一个劲地在说好话。就这样,李阿姨稀里糊涂地在韩经理给她的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合同的封面上写着上海瀛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签完合同后,韩经理用POS机刷走了李阿姨银行卡里的1万元。临走前,他还给了李阿姨200元。

回到家后,李阿姨越想越不对劲,总觉得整件事情有些蹊跷,她始终有些不放心,于是,决定向虹口警方求助。

根据李阿姨提供的保险合同,侦查员发现,上海瀛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实际上是一家空头公司,另一方面,随着案情的深入调查,侦查员找到了更多潜在的被害人,他们都买过保险,几乎都有着与李阿姨相似的经历。

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让这些被害人上钩呢?犯罪团伙中的话务员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据被害人反映,这些话务员都是操着一口流利上海话、五六十岁的阿姨。

赵阿姨就是其中的一名话务员。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否正规,这些阿姨并不在乎,她们在意的只是这一天两百元的工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