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治疗量年增26.1%

2021-05-09 08:04:33 作者: 上海市质子重

六年来,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已累计治疗出院患者3565例,年治疗量平均增长26.1%,已连续两年年治疗量居国际粒子机构的前列。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质子重离子医院)昨天迎来六岁“生日”,晒出一张最新成绩单:粒子技术临床应用和研发水平及年度患者治疗量、疗效等均已跨入国际同类机构领先水平,尤其是在重离子技术临床应用创新领域已成领跑者。

院方还表示,就如何更好服务“沪惠保”患者的保险流程,也已初步拟定。“沪惠保”是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人可使用个人医保卡历年余额直接缴纳保费,不分男女老幼,保费统一115元/年。“沪惠保”产品中就涉及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这一保障让普通人在不幸患癌后也有机会得到国际先进技术的治疗。

连续两年年治疗量居国际粒子机构前列

六年来,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已累计治疗出院患者3565例,年治疗量平均增长26.1%,已连续两年年治疗量居国际粒子机构的前列。经治的患者中,头颈部肿瘤1827例,胸部肿瘤628例,腹盆腔和其他部位肿瘤1110例。采用单纯重离子技术或重离子联合质子技术治疗3381例,占95%。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介绍,去年底,医院单日治疗峰值达85人次,月完成治疗出院患者101例,为全球同类机构单日、单月治疗量最多。今年初,医院从最大限度满足肿瘤患者对尖端放疗技术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和流程,患者入院及治疗等待时间进一步缩短,多学科综合讨论通过后一般2周内即可入院治疗。

随着临床不断取得突破,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可收治病种已拓展到40余种,同时围绕我国发病率靠前的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等“5+1”重点病种开展临床治疗,目前“5+1”重点病种患者数占全院出院患者总数64.8%。

有关数据表明,该院重点病种的放疗效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采用纯重离子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持续随访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总生存率,略优于日本国立重离子中心;采用纯重离子治疗局限期前列腺癌(中高危),患者总生存率和生化控制率数据也与日本国立重离子中心的疗效相仿。

建成第一代本土化粒子核心人才队伍

质子重离子技术是国际最尖端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仅少数国家掌握。自成立之初,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就坚守质量和安全底线,现质子重离子治疗临床标准规范(SOP)已拓展至62项,放射治疗计划和实施SOP达68项。这些“上海重离子”经验和粒子诊疗“中国方案”已成为国内外质子重离子放疗领域的应用指南和标准。

科技创新,人才为先。上海市重离子医院充分发挥在粒子医学、粒子物理学、粒子生物医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及专科建设经验,借助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平台资源,重点加强肿瘤放射物理、放射治疗学科和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医院还创设并实施了五级物理师能级体系并晋升聘任机制,已完成近20名中国籍本土化物理师的能级聘任。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党委书记吴晓峰介绍,粒子物理师此前在国内没有完全对应的职称序列,“我们作为探路者,通过打造物理师专业人才培养模板,在制度上做了创新。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培养出中国第一代本土化首席物理师”。

目前,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第一代本土化粒子核心人才队伍已基本建成,为保障临床业务“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