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犯在监狱绝食数日,还怼天怼地,因为她“没罪”?

2021-05-09 16:39:41 作者: 这个女犯在监

"我不吃你们的饭!"在上海市女子监狱里,服刑人员孙某尖声叫道,她瞪大眼睛,头发凌乱地翘着。孙某因为涉毒类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从被收监的一刻开始,她就"怼天怼地怼空气",拒不认罪。

这让张军感到棘手,她从事监管工作二十几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服刑人员,但孙某眼神里那股强烈的抗拒,特别与众不同,第一眼就给张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军每次都要对新管理的罪犯进行逐个谈话,了解每个服刑人员的情况。在她看来,这是确保监管安全以及日后开展工作的基础。她注意到孙某那双"不认罪"的眼睛。

在按工作计划对新收服刑人员开展个别谈话时,那双充满不信任的眼睛又出现了。孙某走进谈话室后,站在离张军很远的地方,侧着身,发出了"三连问":"你找我干什么?你找我干什么?你找我干什么?"几句话有些结巴,还带着质问的口气。

多年的职业经验告诉张军,对这样看似顶撞民警、不服管教的行为,不能简单直接地采取强硬的管教方式,必须要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于是张军先发制人,自我介绍道:"我是你的主管警官,想跟你谈谈你的案子。"

听到"案子"一词,孙某的情绪瞬间被点燃了,瞪起大眼睛,充满敌意地瞪着张军:"我没罪,我没罪的!你们抓我干什么?放我出去。"张军意识到,对犯罪获刑的不接受、不理解是孙某的心结,打开这个"结"需要时间。

可孙某很快就闹起了"绝食",她声称自己"绝不吃监狱的饭"。张军平静而严肃地说:"既然在这里,就必须遵守规定,如果觉得自己没有罪,是被冤枉的,可以申诉,绝食起不到任何作用,你自己想清楚。"孙某有一瞬间的愣神,但张军说完就转身离开了,没有给孙某反驳的机会。

张军明白,按照孙某的性格,如果硬要她吃饭,只会让她更抗拒,结果将适得其反。

孙某坚持不进食,只是喝水,几天后,她就不停咽起了口水,表现出对食物的渴望。张军在与医生商量后,她找到了孙某:"你这些天都没吃饭,我带你到医务室检查一下吧。"

孙某没有拒绝,张军知道,距离"突破",现在只差一个"台阶"。果然,在医生的配合下,孙某喝下了准备好的奶粉。接下去的一周里,因肠胃恢复的需要,孙某一日三餐以粥为主。张军教育孙某,她的绝食行为是违反监规纪律的,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可孙某对此表现得漫不经心,还向张军抱怨吃不饱,但从此之后,她再没有过绝食的举动。

天气转寒后,张军发现孙某仍穿着入监时的单布鞋,便申领了双新棉鞋给她。孙某满怀戒备:"干什么?"张军看了一眼她,淡淡地说:"给你申领了双新棉鞋。"

孙某默默收下棉鞋,没说一句话,但之后寒冷的日子里,都爱惜地穿着那双棉鞋。张军知道,"石头"微微地裂开了缝。

之后的日子里,张军没放过每一个对孙某进行教育矫治的机会,她倾听孙某对案件的想法,耐心细致地为她讲解法律规定。孙某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想念。为了让孙某认识到自己的罪错,更好地改造,张军联系到了孙某远在他乡的儿子,和儿子有了交流后,这位母亲的眼神里多了些柔和的温度,以前的戒备、抗拒慢慢看不到了。

接受了监狱的管理和教育的孙某,在3个月后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罪错,递交了认罪书。在之后几年的服刑生活里,孙某虽然还有些孤僻,但改造表现稳定,有事也愿意主动与民警交流了。

"初见时那种对立的眼神再也没有了,她看到我还会‘翻个白眼’打招呼。"张军忘不了孙某眼神的变化,"她也让我体会到教育矫正服刑人员时,不仅要以法律为准绳,坚守监狱工作准则,也要善于因人施教,发挥女性情感丰富细腻的优势,走进她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