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大概有80%的家庭是由老人带孩子的。”比赛现场,选手们正在紧张地进行路演,来自北京的兰毅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抓紧做最后的演练。“我早上四点从北京赶过来,没有赶上排练的机会,所以抽时间在这边加紧排练,我们也特别希望能把这次的项目给拿下来,因为我特别希望这个项目能真正的落地。”
兰毅的临时团队叫做“river of life”,其中两位成员因为在上班,无法来到比赛现场。兰毅同样是团队的产品经理,他所主导的产品可以说是之前一个成熟项目的延续。
“我是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创新方面的工作。之前做过相关的0至6岁儿童养育相关的一个项目。我们当时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发现,在农村很多都是老人在带孩子,这个也意外让我们发现了新的需求。”兰毅说:“当时进行测试的产品农村的年轻妈妈使用得很少,但是老人使用得还不错,数据也很好,但是我们那个产品毕竟不是针对他们开发的,所以说也是借着这次机会,我们组了一个团队,把这个产品重新进行了一个重构,来更适合老人的使用。”
服务于乡村老幼人群是兰毅的执念。警校毕业的他,原本应该是一名警察。“我之前在做警察,包括实习阶段的时候,每天我们接出警是二三十起,一个月能接出警三四百起,可以说我是接触过人间悲剧最多的人。这也让我反思,思考有没有一个能从底层去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方案。在探索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去做了支教,乡村支教了三年,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还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我执教的是小学,等我接触到小学的时候,其实有些问题已经出现。感觉慢时间慢拍。另外一个点,我们做线下的话,中国60万个乡村,4万个镇,3000个县,几百个下层城市,我们要做到什么时候才能覆盖完。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互联网浪潮的机会,我们希望能把互联网婴幼儿教育,还有中国特色的老人带孩子这个问题把它结合起来去解决。0至6岁阶段,这是很大的一个短板。”
兰毅团队所开发的升级版项目主要是每天发送老人一条相对应年龄段婴幼儿的育儿知识。“通过相关数据报告显示,有70%的老人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其中又有41.8%是为了学习育儿知识的,这也是给了我们一个信心。”兰毅介绍道:“有个在武汉的奶奶带着孩子,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一开始她也不知道给孩子讲故事是刺激大脑语言开发,通过我们的消息推送提醒,她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并且还会主动来问我们讲故事的童书哪里有买,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改变。”
“刚才的路演我们已经做完结束了,现场反馈的话效果还是蛮好的。我们原来一直担心的推广资源,我们现在很有可能可以拿到了,也感谢这段时间大家一个付出”在路演结束以后,兰毅迫不及待地与伙伴们开启视频会议,分享路演感受:“我们现在的产品如果真的是要落地执行的话,在注册和设置环节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的再更傻瓜化一些。”
经过一个月的披荆斩棘,在这次创新挑战赛中,兰毅团队的项目最终获得了适老化赛道的第二名,何旭团队的项目获得第一名,并且斩获了“公益之星”最佳潜力奖。
“让一个产品从概念变到一个真正的有用的产品场景是很重要的。” 腾讯公益副秘书长孙懿对于何旭团队的获奖项目进行了点评:“他们的团队非常大的一个亮点是很好地去思考了老人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接触到产品,以及在老人的亲密关系中哪些是第一步要去连接的,所以我觉得最大亮点是说产品把子女的行动和老人联系了。他们的思路不是说老人要成为‘超级老人’,然后你就可以很好地去适应科技,而是说在我们的连接中考虑子女在场景中是不是可以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从子女的角度,进入老人的场景有一个什么样的优势。”
困在“数字鸿沟”里的老年人成为近年社会关注的话题,化“鸿沟”为“包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AI技术公益项目助力建设适老化社会,让人工智能不仅有智慧,更是有温度、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