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听漏工作时,一个人用听漏仪器听声音,另一个人在旁辅助。记者陈理杰摄
工作人员对漏水管道进行处理。记者陈理杰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彭怡郡 通讯员 孟昵娜)
你听得懂“水语”吗?当管道里传来“呜呜”的流水声,你能听音辨位,找出漏水点吗?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可思议。但在厦门,就有这样一群专业的测漏员,几乎每天夜里为全市4500余公里长DN100及以上口径的供水“大动脉”听诊。他们就是厦门市政集团旗下的厦门水务集团测漏员。
2021年5月9日至15日是第30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群“管道医生”听音问诊的故事吧!
漏夜“听诊”守管网
厦门是一座海上花园城市,淡水资源却极度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00立方米。因此,深入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就显得尤为重要。
供水管道堪称是城市的“毛细血管”。目前,厦门全市DN100及以上口径的供水“大动脉”长度共计4500余公里,日夜不停地将130万吨自来水送入千家万户。工作时间长了,供水管道难免会出现渗漏现象。
管道深埋于地下,如何快速给管道“看诊”?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厦门水务集团引入“听漏”这一工作模式,并邀请日本专家来厦传授相关技术。
现在,厦门水务集团共有30余名测漏员。每天晚上,他们分散在厦门的各个角落,为水管“听诊”。听出漏水点后,测漏员会第一时间上报,由抢修队员到场抢修,即通过“快测快修”尽可能减少水管的漏失量。
双耳灵敏听“水语”
5月10日,晨报记者跟随测漏队一起去现场听漏。晚上10时许,厦门仍灯火通明,测漏员们则已开始忙碌“听诊”。
“这里的水流有异常声音,附近可能有漏水点。”只见一名测漏员拿着一根1米多长的听音杆插入水表阀门,把耳朵附在听音杆顶端的圆盘状的听筒上,迅速给出了判断。记者好奇地附耳过去听,却只听到了“唰唰”的车流声。
“没有个三五年功夫,是听不懂‘水语’的。”测漏员说。据了解,所谓“水语”就是管道内的水流声音,而想要听懂这些音量极其微小的“水语”并不容易,因为不同地质环境、管材型号的漏水声都会有所不同,就连居民用水、空调滴水声、车流声等周围环境的声音也会对“听诊”过程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测漏员必须有一对灵敏的耳朵。
42岁的测漏员廖文光就是如此,他入行11年了,对声音尤为敏感。廖文光表示,一开始听漏时,耳朵里听到的声音是很杂的,很难从嘈杂的声音中分辨出水流的声音;但由于有老师傅带着他,手把手教导,廖文光很快心领神会。经过几年磨炼,他已经牢记了不同情况下的管道漏水声音。
听到水流异样的声音后,廖文光会用听音杆详细探听附近管线情况,进一步排查漏水范围;确定漏水点后,再用探测机精准定位。一般来说,测漏员们听出的漏水点可以精确到1平方米的范围内,并根据声音情况估算漏水规模;有时甚至听出漏水点后,挖开地面就看到管道接缝处水流“呲呲”往外蹿。路过的每个井盖,测漏员们都要开启检查,除了通过肉眼判断流出的水是自来水还是雨污水外,还会通过试剂检测。
人工听漏“疗效”佳
半夜出工、披星而归,测漏员的工作时间是每天晚上10点到凌晨4点。夜半出工是为了规避噪音干扰,而且夜间车流量少,测漏员作业更加安全。这样上班一晚上,测漏员得走五六公里、测听上万次。
这样的工作看似枯燥乏味,但“疗效”不能小看。每一年,测漏员们大约会发现2500个漏水点,为厦门市的安全供水保障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2019年,测漏员在金榜大厦附近道路听出了一处漏水点。光看道路外观,好像并无异常;挖开路面,看到道路下面有水泥垫层,保障车辆照常行驶;但打通垫层后就发现,下面的土层基本都被水流冲空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可能会造成路面塌陷等情况。“像这样的漏水点,一般只能靠人工听漏。机械听漏需要很多参数支持,如土层深度、基质,以及管道材质、厚度、走向等,可能会造成误判。这也是我们人工听漏的优势所在。”测漏队队长黄志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