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不要“双证”,跑车时又说违规了

2021-05-15 11:19:18 作者: 注册时不要“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 实习生 陆炳旭

注册网约车刚跑了三天,马鞍山司机李诚(化名)因无证运营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被扣押了车辆,并面临1万元的罚款。

在一个多月里,和他面临同样情况的马鞍山市网约车司机达到11名。

李诚因无证运营车辆被扣押,并罚款1万元

让这些司机不解的是,在注册时网约车平台并不需要司机提供“双证”(《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即可正常注册,在派单时也未提示缺少双证属“非法运营”,导致大多数司机被查后才知违规。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7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就曾明确要求,自2016年11月1日起,经营网约车,提供服务的车辆需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则需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简称“双证”。无证运营,将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据澎湃新闻记者调查,上述规定实施超四年后,目前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如祺出行等多个网约车平台,在司机加盟条件里,均未对“双证”作出强制要求,部分网约车平台甚至未提示运营网约车需办理“双证”。注册加盟门槛低,导致网约车司机被查后才知道“非法运营”,面临高额罚款风险。

司机无证跑网约车被罚款1万元

因为交不起1万元的罚款,李诚的车已经被扣押了五十多天。李诚是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人,他向澎湃新闻称,自己早在几年前就注册成为了滴滴平台的网约车司机,但一直没有接过单。近期因父母生病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才考虑闲暇时间开网约车来挣些生活费。

3月25日是李诚出车的第3天,“当时我正常在平台上接了一个单,乘客刚刚上车,就来了五六个和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让我出示一下‘网约车双证’,我说我没有证,他们就把车给扣押了,交1万元罚款才可以取车。”

按照李诚提供的《交通运输行政强制措施扣押清单》,他因涉嫌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而被扣押车辆。

1万元的罚款让李诚原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困难,“原本就是手头没钱才想着跑网约车,现在3天才赚了几百块钱,却要交1万块罚款,根本拿不出啊。”因为无法缴纳罚款,李诚的车一直被扣押在和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家中日常用车出行也成了问题,“每周都要带父母去医院检查拿药,早上还要送孩子上学,现在(没有车)都是问题。”

更让李诚不解的是,他在注册成为滴滴平台网约车司机时,平台仅要求提供驾驶证、行驶证,没有对“网约车双证”作出要求或风险提示,导致他在被查后,才知道自己一直属于“非法运营”,“我注册成功了,平台也正常派单给我,谁知道这是非法的?如果是非法运营,就不应该让我们上路。”李诚认为平台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和李诚被查的同一天,马鞍山市的滴滴网约车司机梁兵(化名)也因涉嫌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被和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扣押了车辆,罚款1万元。

梁兵2020年年底时注册成为滴滴平台的网约车司机,他告诉澎湃新闻,在注册成功后,平台曾提示,他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审核失败,但平台给出了半年多的“合规宽限期”,要求他在2021年6月4日前办理上传“网约车驾驶员证”,否则“派单将受限制”。

这条提示梁兵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我不知道收入怎么样,也不打算长期跑,既然有宽限期,可以先跑跑看,就没有办。”梁兵说,平台仅提示未上传“网约车驾驶员证”会影响派单,并没有告知被查后会面临扣车、罚款的风险,在被查处时,平台上显示梁兵仍有71天合规宽限期,“如果知道上路会罚钱我就不跑了,三个月才赚了5000多,一罚就1万,这不是坑司机吗?”

梁兵在被查处时,平台显示还有71天合规宽限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