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洪灾中的温情:十二人一件事

2021-07-29 20:42:48 作者: 卫辉洪灾中的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马丙宇

人来人往,菜来饭往。

7月29日,上午11点30分,在卫辉市镇国塔西的东孟河桥,再向西五六十米的一个免费就餐点的大烩菜出锅了。

就餐点负责人刘奎龙盛出40多份大烩菜和馒头,带着人先给前来救援的消防队员们送去,剩下的全部分餐给了前来就餐的交警、救援人员及群众。站着、蹲着;拉个凳子、坐个桌子,大家虽说有点拥挤,但秩序井然。

这个就餐点有一个12人的队伍,他们全部来自李源屯镇西良村。刘奎龙是“带头大哥”,这个当过兵的青年人,一脸的憨厚。他说,自卫辉市区进水后,自己一直跟着救援队“抢人”,这两天,围困在水中的群众基本都被救了出来,排水却成了大事,各地的消防战士都来到了卫辉。

“看这消防战士整夜的排水,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我也心疼,就想着支锅做饭。”刘奎龙不好意思地说,“我把这个想法给村里人说了后,大家都很支持,就拉着锅与火来了。”

西良村到刘奎龙驻扎的就餐点足足有10公里,他们凌晨3点起床,开着面包车拉着人过来,一阵子的忙活,到早上7点多,小米粥、大锅菜的早餐就出锅了。

早餐小米粥、大锅菜,中餐大米烩菜,晚餐咸汤面条,早中餐之间抽个空再给大家煮一锅冰糖绿豆汤,一日三餐的就餐人数达到了1000多人。

在这支队伍里,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学生惹人注目。15岁的孙疆南今年初中毕业,还没有被高中录取,他是随着父亲孙玉新一块来就餐点帮忙的。别看年纪不大,摘菜、装汤、抬饭都干得有板有样。

孙玉新说:“现在的孩子在家也没啥事,跟着来服务灾区,一是锻炼二是增强社会责任心。”

刘奎龙感动了社会,可刘奎龙也一样被感动着。他说,自从26日就餐点起火做饭,政府就把米面油菜送来了,让他们减轻了压力,就能全身心地做饭了。

就是有了政府的支持,刘奎龙这几天还是自掏腰包买肉购佐料,花了7000多元。提起这事,他说:“这点钱不算啥,只要群众有需要,咱这个就餐点就坚持到底。”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