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泄洪,王庄镇7万人转移:凌晨1点收通知,3点就走,昨天我还在做志愿者,可怜别人,今天就成受灾群众

2021-07-30 22:55:00 作者: 浚县泄洪,王

7月28日,因鹤壁浚县将启用圈里分洪口泄洪,王庄镇政府于凌晨动员全镇居民紧急转移,并发布紧急通知,通知称,全镇人员必须与28日12时前撤离,不留一人!

当日24时,全镇将停水停电。

王庄镇全镇共有46个行政村、7万多人口。

当地媒体报道显示,大部分转移村民选择投亲靠友,确有困难的群众将被分别安置在鹤壁科达学校、淇滨中学、鹤壁能源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鹤壁汽车工程学院等6个集中安置点。

截至28日22时,转移工作告一段落,当天共有44辆公交车参与转移工作,转移群众2000余人。

7月29日下午,淇滨中学安置点。图/武汉晨报特派记者 李益文。

【1】小河村村民:害怕儿子回来没有家

我是小河村人,叫谷小钟。是28号上午从村子里被转移出来的,河北的一个救援队带我们出来的。

最开始被安置在浚县一个中学,在那里呆不到3小时就接到通知,全部撤到鹤壁的淇滨中学来,我听其他人说,是因为水又要涨,我们待的那个中学不安全,所以才跟着撤到鹤壁去。

我家里有4个人,老婆和妈妈在水没淹过来的时候就出去了,19岁的男娃,今年大年初三就去浙江打工了,不在河南。

我没跟老婆她们一起走是因为不让,大队上有要求,60岁以上的全部都要先走,60岁以下就都安排在大堤上看水,也能理解,毕竟这么大的水。

坐船的时,我估摸着着水最少有两米,因为玉米地里都已经看不到玉米尖了。

出来那天风也大,坐船出来的时候,发动机熄火,怎么打都打不着,后来岸上又派了一艘船把我们拖走,五六个人的船,在等的过程中被吹走了一里多地。

没有带什么东西出来,就是一些换洗衣服,钱包什么的,妈妈70多了,身体不好,带了点常吃的药。

其实主要也是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十来亩地的粮食都卖掉了,1.25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收购的,今年小麦的价格不高,高的是玉米,一斤带芯的玉米去年最高的时候涨到过1.8元,但今年的玉米全给淹了。

我娃没用,出去这么久,就接过我一个电话,其他再没接过,怎么打都不接。自己的娃无论怎么没用都担心,听说那边有台风,也不知道他怎么样,挺害怕他回来家没有了。

本来去年就没有挣到什么钱,今年洪水再一闹,日子难过了。去年刚出去没多久就碰到疫情了,老板不让干,我跟老板说,让我多干10天,多少挣点钱,老板不让,最多只让我再干3天,凑满一个月。后来那三天也没干成,花在做核酸上面了。出来就干了27天,你说这算什么事。

现在在安置点还好,吃的、喝的都有,雨也淋不着,但这日子过不长久,你总不能在这里住一辈子吧。出去之后怎么办,现在还没想好。

【2】周井固村村民:来之前,曾打算要到城里买房

我是李照军,周井固村过来的,28号凌晨一点多收到村支书通知,要求做好转移的准备,凌晨3点开始往外走, 等到早上,车子就把人拉到淇滨中学。

我家有3个小孩,大的已30好几了,小的也到了能谈对象年纪,孩子都在外地,这边就我和我老婆两个。

我是24号从外地赶回来的,家里就我老婆一个人,我不回来,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赶回来的时候雨下的差不多了,但水却高的吓人。

我老婆害怕家里进水,就把一万多斤的小麦搬到了二楼,等到我回来,两个人又把小麦运到外面的高地上去。

家里就13亩多几分的地,平时都是在外边打工,只是偶尔回来干干农活,其实现在农活也好干,放水什么的都是大队统一的,很多地方都能用上机器,真正自己干的少了。

转移的时候没带什么东西,家里贵重点的东西都放到2楼去了,就一空调的主机没有办法搬,估计要被水给淹了。我老婆带了点衣服,我自己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因为那个时候从工地赶回来着急嘛。

家里本来是打算到城里买个房子,钱准备差不多了,原定22号签合同,但从19号开始就连着下了几天大雨,后来又发了洪水,现在家里也遭灾了,这事今年应该没着落了。

【3】小河村村民:家具什么都被水冲走了

我叫张建生,7月28号从小河村被转移到浚县中学,说是台风要过来,29号又给转移到淇滨中学。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