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铁路精神薪火传

2021-07-31 15:22:34 作者: 一家三代,铁

这是一段三代铁路人精神信仰薪火相传的故事。一个拥有10名中国共产党员的红色家庭,革命精神、理想信念、信仰传承深入到这个红色家庭的每一个人。

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有近70年的党龄,他就是包头西车辆段设备车间职工董岳的外祖父——岳鸿德。

岳鸿德老人

岳鸿德老人已经93岁高龄,是个资深“老革命”。1928年岳鸿德出生于河北省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岁那年怀揣救国革命理想,志愿参加了淮海战役。

在这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中,岳鸿德冒着敌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为解放军运输物资,在枪林弹雨中救治伤员,无数次同死神擦肩而过,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

岳鸿德参军照片

1953年,岳鸿德终于实现了多年夙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之后,岳鸿德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加入到援助蒙古国建设大军中,从河北到蒙古高原,岳鸿德白天干活,晚上自学蒙语,以便同当地人员交流。

岳鸿德援建包头照片

援建归国后,他没有选择回到家乡河北,而是主动请缨戍边内蒙古,成为原呼铁建设集团第二工程公司第一批职工,从基层做起,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生产一线,爱岗敬业,直至退休。

岳鸿德的退休证

在家庭教育方面,岳鸿德同样重视信仰传承。老人常说:“当年如果没有党的号召,我可能还在老家种地,不会有机会来到铁路工作,成为铁路这个大家庭中光荣的一份子”。

他将“听党领导,传承奉献”八个大字写成对联,作为家训,挂于家中正厅。在几十年的言传身教下,家中三代人包括子女配偶,先后共有10人入党,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世家”。

董有春参军照

董岳的父亲董有春就是其中一位。董有春在包头供电段从事电工工作,他就是在岳父岳鸿德的引导下,于1983年光荣入党,至今党龄已近40年。在岳父的熏陶下,董有春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工作中他敢于吃苦,勤于奉献,是车间里的“业务大拿”。班组同事都知道:“有困难找老董!”生活中,董有春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谁家有困难,他总是尽力帮扶。他组织社区内的党员成立“困难群众帮扶小队”,帮助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退休职工,打扫卫生、修电器、换家具……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董岳检修设备

董岳在包头西车辆段设备车间从事机械钳工工作。由岳鸿德一手带大的董岳,自幼深受外祖父教导。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在红色家庭的耳濡目染下,董岳把对铁路事业的热爱根植心中,入路近十年来,董岳已成为班组的中坚力量和“点子王”,每逢“苦活、累活、难活”,他总冲在前面、忙到最后,从无抱怨。即便是其他班组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董岳也会尽可能帮助工友们解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