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发 智能适老
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随着数字应用快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因一部方寸大小的智能手机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安全。而老年人因为不敢用、不想用、不会用,出现了就医难、购物难、办事难等问题。为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建行推出适老版手机银行,以提升老年客户线上金融服务使用体验。极简的页面,超大的字体,齐全的功能,赢得了老年客群一致好评。
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普及,为银行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建行北京市分行精准洞察老年客户需求,运用科技的力量赋能适老服务流程,为“银发一族”带来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我要办一张银行卡,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右耳戴着助听器的王大爷走进了建行北京长安支行营业部,听力有障碍的他特别担心自己和银行工作人员无法交流,办不成银行卡。可他的担心随着“远程在线手语翻译”的开启迎刃而解了。“远程在线手语翻译”是一台只有书本大小的液晶显示器,开启后,值守在后台的专业手语翻译可通过视频和听障人士面对面交流。一次听障人士的银行卡办理业务咨询,通过手语互动就很顺利地完成了。
智能帮扶 寓教于乐
充实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你们的活动太好了,如果早点参加,我就不会被骗了”、“你们什么时候再讲这个主题,我还想再听一遍”。在朝阳北路支行近日举办的一场专门面向老年人的防诈骗知识讲座结束后,类似的赞扬声不绝于耳。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因其获取信息相对闭塞,反应相对较慢等特点,更易受到金融诈骗的侵害。因此,提高老年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帮助他们守护好“钱袋子”,对于护航他们的幸福晚年至关重要。为此,包括朝阳北路支行在内的网点已举办多场金融宣教主题的知识分享活动,内容涵盖防诈骗案例分享、假币识别技巧,以及教老年人使用各类手机App等。相关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老年客户的热烈欢迎。
服务上门 社区养老
打通服务老人“最后一公里”
如果老年人身体不便,实在不能去网点办理业务怎么办?这也没关系,网点均为身体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各种延伸服务,将银行服务送上门。
近期,年近九旬的陈阿姨拿着存单来到菜市口南街支行办理取钱业务。由于存单上写着的是陈阿姨老伴的名字,老伴如今瘫痪在床又忘记了密码,该网点无法现场办理此项业务。陈阿姨一时间万分焦急,她表示自己取钱是有急用,请工作人员务必帮她想想办法。
对因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到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网点人员借助“龙易行”、“建行到家”等设备、工具,将银行服务送上门。对于陈阿姨的情况,菜市口南街支行负责人立即对这笔业务开通“绿色通道”。两名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驱车前往老人家中核实情况,收集办理业务所需资料。第二天,支行工作人员就提交了收集的资料,顺利办理完成存折、密码双挂失,密码重置及补折、取款业务。当拿到了存单中的现金时,陈阿姨连声道谢道,“建行真不愧是老百姓身边的银行啊!”
2020年9月下旬的一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建行北京架松支行,她带着自己及老伴的身份证和江西省建行社保卡来做卡激活手续,银行的工作人员耐心地指导老人在自助设备上做完了卡密码的更改,当老人提及老伴的卡也需要激活的时候,表现出了焦虑的情绪,老人说:“老伴84岁了,生病在家,每天需要长时间的吸氧,不能行走,该如何办理?”在了解老人的实际困难后,架松支行立即安排员工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完成了银行卡激活、手机银行等签约工作,还悉心指导老人使用建行手机银行的查询、转账等功能。老人对建行人的到来表示感谢,为建行人践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爱心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除提供高效上门服务外,为全力打通适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网点的工作人员还主动担当周边社区的志愿者,成立社区服务小分队,关心爱护帮助辖区内的孤寡老人和有困难家庭,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建行北京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像建行北京市分行这样担负社会责任的国有大行而言,做好做实适老服务工作,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事业。这其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有的只是持之以恒、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爱。春风化雨建行情,润物无声暖人心。据悉,建行北京市分行将持续立足首都老年客群实际情况,在第一批的基础上,进一步铺开和推进各类适老服务网点的设置,为切实提升老年客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注入建行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