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冰火两重天,这群特殊的卫士为您守护“舌尖安全”

2021-08-04 21:19:17 作者: 经历冰火两重

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柳州市在柳太路设立了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对所有进入柳州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管理,核查合格,出具出仓证明,才允许销售。监管人每天都是与冰冷的食品打交道,但是这么热的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轮检查下来,就像从水中捞出来一样。8月4日,记者来到这群特殊的食品安全卫士工作现场,了解他们工作的不容易。

脱下防护服 像水中捞出

4日上午11时许,一辆冷链车开到了监管仓。该车从南宁开来,车上运输有南非进口的西柚、泰国进口的山竹、美国进口的车厘子等多种水果,共来自6个国家。因为有来自高风险国家的物品,一名身着防护服的消杀人员立即背上消杀药水,对整辆车进行了消毒。

随后,两名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的监管人员,拿着单子,上车对所有货物一一进行核查。

压下面的货物看不到,就先把上面堆积的搬开;里面的看不到,就从外面一一查验,开出一条路来,再进入车内核查。

经过近半小时的核验,该车上的食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消毒合格证明和追溯信息证明等材料齐全,车上物品相关信息与单据一致,监管人员出具了一份出仓证明,司机可以将水果运走销售。

进行全身消毒后,两名工作人员将防护服脱下,一颗颗豆粒大的汗珠从头上冒出,流到脸颊、脖子,渗进衣服。脱下手套,手上的汗水,顺着手臂、手指,滴落在地上。衣服、裤子,全部被汗水浸湿,整个人就像从水中捞出来一样。

食品能安全 苦累都值得

这两名监管人员,一名是柳南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韦善香,另一名是柳南区商务局的唐振明。他们工作时,冷冻车上的温度是2摄氏度,而室外的温度达到38摄氏度。

韦善香说,刚穿上防护服时,身上已经大汗淋漓。当时就感觉整个人像在蒸笼里面蒸一样,汗水一直不断往下流。检查不但是个细致活,也是个体力活。在车上,2摄氏度的温度也不会让人感觉冷。

来回经历冰火两重天的体验,两人都感觉呼吸困难,有点喘不过气来。韦善香表示,春节期间,柳州每天进口的食品有七八十吨,现在比较少,也有二三十吨。每检查一次,都要穿一次防护服,所以大家的衣服都是湿了干,干了湿,晚上回家,都会结一条条“白盐”汗渍。

“别说衣服,同事们的内裤都湿完了。”前几天工作时,唐振明的手臂上不小心被划开了一道口子,每当穿上防护服,伤口沤着,又沾上汗水,难受无比。

“我不上,谁上?总得有人上!”韦善香说,当家人知道他要与冷链食品打交道,也很担心,但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

自己的付出,能换来柳州冷链食品的安全,韦善香、唐振明都表示,再苦再累也值得,并为自己的工作感觉到骄傲和自豪。

继续查验 守护舌尖安全

柳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科科长邱胜凯介绍,为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柳州建立了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集中监管仓从2021年1月11日开仓至8月3日,共出具出仓证明3314单,查验进口冷链食品490951件,重量7547吨,车辆1587辆。

正是因为这份工作的不容易,监管仓的值班人员,都是从市场监管、卫健、公安等12个部门抽调的身体素质较好的精干力量。值班人员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

这些车辆和货物,一般此前都进行了消毒,但是为了更进一步确保食品安全,对来自东南亚等疫情高风险国家的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仓的工作人员还要再次进行消毒。

在检查中,工作人员要仔细查看“三证一报告”,即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货物消毒证明、追溯信息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监管人员曾整在检查中也发现,两个批次的商品,没有核酸检测报告,工作人员暂扣下商品,并立即组织了检测。最后,核酸检测为阴性,并出具报告,才允许出仓销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