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下债务可分类,并非所有欠款都要还:有5种债务可“免还款”

2021-08-13 12:41:45 作者: 新规下债务可

文:李道

中国人的储蓄能力是全球公认的第一,不过,随着年轻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中国人除了储蓄能力超强之外,负债能力也是“一流”。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居民债务总额已超200万亿,如果按照人均计算,那么全中国14亿人口,平均每人的负债金额已超14万元。

不过,平均数不能代表所有人,我们只能把这个数值作为一个参考数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人的超前消费累计负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

对于国人的负债增多,有人说绝大部分来自于贷款,房贷、车贷、消费贷等等,各式各样的贷款压在年轻人的背上,让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对于借贷,大家平时的主要借款渠道是银行,除了银行之外,就是一些第三方贷款机构,包括支付宝、、京东等金融巨头,都提供了相应的借贷渠道。

近十年来,国人背负债务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为了获得更多的借款,很多人打起了网络借贷公司的主意,但是借贷公司和银行不同,不仅手续不正规,而且借款的利率也和银行的不太一样。

很多人在银行借不到钱的情况下,会选择去借贷平台上借款,但是从2021年开始,喜欢借钱的人注意,有这么几类借款,即便是借了钱也能不用还钱。

违规网贷平台的借款

由于借贷的需求增多,市面上相应的网贷平台也越来越多。但是根据央行发布的新规,这些平台有一大半都是违规机构,如果是没有资质的网络借贷,即便是放贷给了用户,用户也可以不偿还借款。

套路用户的贷款

之前校园贷给学生们带来的教训仍历历在目,除了校园贷之外,套路贷也十分值得警惕。在民间贷款中,有些人会利用套路来让你签订借款合同,这样的合同是属于无效合同,即便是借了钱也不需要偿还。

借款对象是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简单来说,如果借款平台把钱借给了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属于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以这笔借款是属于无效借款,借款人也不需要偿还。

借款利率超过36%的贷款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种贷款:高利贷,对于高利贷的严打国家一直没有放松。而高利贷除了有高利息之外,还有暴力催收的现象存在。

超高利率、暴力催收,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不被允许存在的现象。对于高利贷,国家也一直在打击,从法律角度出发,利率高于36%以上的都属于高利贷,即便是放款人提起诉讼,法律也不会支持。

夫妻单方面债务

最后一个就是和夫妻债务相关,过去夫妻一方欠款,另一方也会受牵连。但是按照新规,如果债务是属于夫妻其中一方单方面的,那么另一方将不需要承担还款责任。

对于新规的出现,有人认为借款人成了受益方,毕竟欠钱也能不还。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是没有受益方的,出借人放贷要合规,借款人也要尽早的履行还款义务,毕竟不是所有的债务都能被“免除”。

来源:张俊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