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反证法”证明林某斌就是凶手,用10个假设,得出1个结论

2021-08-18 06:38:53 作者: 有人用“反证

今天刷到一个叫“牛三岁的麻麻”的创作者,他写了一篇题为:“用‘反证法’来证明林某斌就是凶手”的文章,我仔细阅读了一下,感觉很有趣,所以今天来聊聊这一话题。

“麻麻”认为:杭州保姆纵火案已经过去四年了,许多证据由于时间久了,容易遗失,现在回过头再找有一定的难度,在缺失关键证据的情况下,要给某某定罪或将某某定为嫌疑人,是做不到的。在正面无法突破的时候,可以试着使用反证法,来证明“林某斌是凶手”似乎还有这个可能性。

“反证法”正确的定义是:反证法又称归谬法、背理法,是一种论证方式,他首先假设某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然后推理出与定义、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明显矛盾的结果,从而下结论说原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我认为“麻麻”推出的反证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法,在正面分析受阻,迷茫无法下手的情况下,绕过正面,从反面入手,假设正面不成立,从而进行推理。这种方法到底如何?让我们随着他的分析来了解吧。

“麻麻”的反证法,用了十个“假如”进行大胆地推理。

“麻麻”说的第一个假如是:假如林某斌不是凶手,他会弄清楚妻儿一个都逃不出来的确切原因。

这个假如有一定的道理,正常来说妻儿被害,肯定会想方设法弄清楚原因,但从他接受采访的视频里,确实没有看到他有多么想知道原因,只是清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太可惜了!这种语气像是在说邻居家的事。

是有点不正常。但人家就是关心赔偿款,理论上还是有这么一种人,所以并不能反过来说林某斌就是凶手。

“麻麻”说的第二个假如是:假如林某斌不是凶手,他会痛恨莫姓保姆而不是在法庭上不敢直视她。

这个其实林某斌在采访视频里已经进行了回答,只是大家没有注意到。

他是这么说的,保姆是作案嫌疑犯,这个是肯定的,是无疑的,他不用花太多心思,有司法机关会对她进行追究。林某斌说这时他的主要精力放在物业赔偿上,为的不是钱,这钱他一分钱都不会要,他要的是一个说法,一个为促进全国消防事业发展的目标。

“麻麻”说的第三个假如是:假如林某斌不是凶手,他会维护妻儿最后的尊严让他们入土为安,而不是停尸半月要挟索赔。

这个和前面两个“假如”其实是一样的,正常的丈夫和父亲,是做不出这种事的,但就有生来就奇葩的人,不能说他这么做了,就是凶手。

只能说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

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林某斌迟迟不让妻子和女儿入土为安,应该是得到娘家人的同意的,否则也是做不到的。

“麻麻”说的第四个假如是:假如林某斌不是凶手,他会持续寻找一切可疑线索,比网民更迫切探寻真相,而不是开心地开始新的生活。

这就更不好说了,人家可能早就有新的生活,而且他的妻子朱某贞也已经知道了,在前不久记者采访朱父时就说到:女儿2016年告诉过他,林在外面有女人。

所以说他一直有新的生活,一直都很开心。

“麻麻”说的第五个假如是:假如林生某斌不是凶手,他会质疑CO轻度中毒为何救不过来?

这和第一个“假如”的原因是一样的,他的心思不在追求真相上,而在物业上,心中有个如何促进消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麻麻”说的第六个假如是:假如林某斌不是凶手,他会主动要求尸检,查明真正死因。

明确地讲,这个假如并不成立,因为法院判决书上已经写明,是做了尸检的,而且各项数据都有,有据可查的,不用质疑,并不是网传的那样说是没有进行尸检,这是误传,请大家切记不要再传了。

“麻麻”说的第七个假如是:假如林某斌不是凶手,不会第二天就开设微博,发精致的图文。

说实话,这个我也曾怀疑过,那时林某斌表现得万分悲痛,一个人在痛苦得死去活来时,既然还不忘注册微博,可以证实的是,他并不像我们看上去的哪样悲痛,最起码他超清醒,“痛并超清醒着”这也是他4年来,能够将“痴情男”人设高高占领的原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