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租房不查码不消杀,社区防控还有多少死角?

2021-08-20 14:44:23 作者: 短租房不查码

眼见抗疫形势向好,一些人的防控之弦又松了下来。记者走访发现,本市个别住宅小区不仅违规经营短租房,且各项防控举措形同虚设。从进小区门起,就没人查码测温、询问登记,拿着身份证就能畅通无阻;再到屋里一看,清洁人员来来往往不戴口罩手套,床品餐具也是随意冲洗压根儿没有消毒……

一年多来的抗疫历程反复提醒我们,越是人员出入频繁、空间密闭性高的地方,越容易滋生和传播病毒。短租房比酒店便宜、比长租房灵活,本就是短期旅游、务工、求学等流动人员的入住首选。再加上居民楼的通风设施参差不齐,可以说,本就不大的地方几乎聚齐了病毒着床、交叉感染的所有条件。如果连基本的信息登记、打扫消杀都做不到,一旦被病毒打开口子,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本市《关于规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短租房除了必须符合房屋建筑、消防、治安等方面条件,还得遵守本小区管理规约。疫情当前,所有小区最大的职责就是落实防控。物业等责任方,必须严格人员进出管控,做好走道电梯公共区域消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常态化防控举措。同时要将防疫要求不打折扣地传递至各家各户,督促房东开窗通风、消毒打扫,及时反馈租住情况。当然,这也需要相关部门将监管全面铺开,一旦发现违规经营情况,务必关停严罚,守护所有居民的安全健康。

“不虑于微,始成大患。”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透过短租房暴露出的漏洞,我们也不妨举一反三,审视一下还有哪些死角。眼下,不少人一进到小区里,就仿佛进了家门,提前卸下防备。比如,居民们常在电梯里随意摘掉口罩;小区内部很多小饭桌、小商店从来不安装测温扫码设备,社区工作者也往往碍于都是街坊邻居,“抹不开面子”严管。必须看到,此前我们已经在“熟人”环节栽过不少跟头,如今各种变异病毒越来越狡猾凶猛,克服侥幸心理,一切按规定来,才能筑牢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疫情防控,兹事体大,不能全等着媒体曝光。正视问题、查缺补漏,跑在病毒前头,我们才能时刻把握对抗疫情的主动权。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