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买菜VS去菜场,哪个更安全?原来给一条鱼“做核酸”是真的!

2021-08-21 17:29:30 作者: 线上买菜VS

在以新冠输入性疫情为主的背景下,线上买菜安全还是去菜场买菜安全?

年轻人认为菜场环境复杂,长辈们则担心“海淘”“快递小哥”,其实,答案只有一个——

假如你买到的食品

及其加工销售环节

定期做“核酸检测”

就是安全的

一方面,进口食品都不会直接进入流通领域,而是先要在专门的中转查验站经过采样抽查,确定新冠病毒检测阴性才能进入流通市场。

另一方面,以浦东新区为例,从2020年6月13日起,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启动了对辖区内各大农贸市场、超市、冷库、电商货仓的食品及相关环境的核酸采样工作,每个月都对300多家单位“拉网式”“全覆盖”采样一次。

给鱼“做核酸”?是真的!

网上流行过给一条鱼“做核酸”的短视频,当采样棉签伸入鱼嘴的时候,这条鱼发出了可笑的打嗝声。

然而......

通过浦东疾控的现场采样

东东发现这竟然是真的

罗山集市位于罗山路1395号,集市里不但能满足“买汰烧”的所有要求,还有简易小吃摊、服装小店、缝纫修理等业态,可以说,买一次菜就基本能搞定一天的生活了。

8月18日,两位公卫医师开始现场采样,上午10时,他们在集市门口换上一级防护的服装,笑着解释道:“这是流通环节采样,上游食品安全已经把关,我们采样的重点是水产品、肉类以及加工销售环节(包括案板、刀具、洗水槽、地沟及从业人员的手、外套等)。”

冷冻海鲜摊位的摊主阿姨显然已经很熟悉疾控采样的环节,大大方方地继续做着生意。

一位公卫医师戴着一层手套,随机选择了一条鱼,打开一个病毒采样试剂盒,撕开盒内一支植绒采样拭子,将植绒头在鱼身上反复擦拭了几下,然后把拭子插入已经打开的采样管内,她在采样管口将拭子别断,带着刚刚采到的样本的植绒头立刻掉落到采样管内的红色液体里。

另一位医师随即接过这支采样管,给采样管编号,填写采样单位、样本名称、采样时间,并记录在册。

“这是新冠病毒专用的采样试剂盒,与给人采样的试剂盒完全一致。”而采集一条鱼的样本就跟采集人类咽部的样本一样,也是通过表面涂抹采集。

同理,采集地沟样本就是用拭子擦拭地沟表面;采集养殖用水,就是用拭子吸取养殖容器内的水;采集经营人员的手部样本,也是用拭子擦拭手上皮肤……采样管放入手提式生物安全运输箱内,箱体显示箱内温度:5.8℃。“箱内温度要求在4℃到8℃之间,我们采集到的样本送进实验室之后,3到4小时之内就会出结果。”

紧盯冷链食品防疫重要环节

盒马鲜生金桥店是一个网红打卡地,店内有漂亮的餐食区,机械化物流轨道“空运”着物品;物流区域,身着蓝色制服的盒马快递小哥不断出发,让人感受到当下上海特色的都市生活。

做完店内的采样后,两位医师到地下的冷库采样。冷库工人身着橙色棉袄,戴着白色棉纱手套,他们随机叫住一位工人,采取了他的手部和外套的样本;至于冷库内环境、食品的样本,必须进入库内采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