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为什么要弑母?回顾其当庭陈述

2021-08-27 13:57:20 作者: 吴谢宇为什么

他说,来到北京大学后,他时常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总感觉自己得了和爸爸一样的病,快到期了。一开始,他对死亡还觉得恐惧。一段时间后,他认为死是无所谓的,只是人从一种形式到达了另一种形式,一个世界到达了另外一个世界。他甚至认为,死后就可以到达爸爸的世界,可以很幸福。

吴谢宇称,在北京时,经常想着自己怎么才能死去。每次路过很高的楼,都想跑到楼上去结束生命。一次,他来到一家酒店顶楼尝试自杀,结果因为有防盗网挡着失败了。事后他想:如果我自杀了,我妈该怎么办?她本来就过得挺苦的。

吴谢宇自述,2015年寒假回家,他曾想过将自杀的想法告诉妈妈,后来放弃了。至今他还后悔:为什么当时那句话不说出来,如果我当时和她说了,可能就是被打一顿或者骂一顿,或许就不会发生这些事。

他还称,曾在一本小说中看到:爱你爱到极端的时候,你不敢做的事情你不能做的事,我替你解决,我什么事都给你解决。这时,他产生念头:“不如和我妈一起死,这样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

2015年春节形成这个想法后,4月份起吴谢宇开始策划杀害母亲一事。他说,在他的概念中,杀害母亲这事就像是推理完成一个数学模式,每一步该怎么准备、安排、实施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吴谢宇将日子选定在2015年7月10日。他的生日是10月7日,日期正好倒过来。此外,这一天正好是谢天琴结束学生的毕业仪式后回到家中。

当天下午,放学到家的谢天琴进门,弯着腰穿换鞋的那一刻,吴谢宇拿着哑铃砸向了她的头面部。

福州中院一审查明:吴谢宇确认谢天琴死亡后,在尸体上放置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据公诉机关指控,作案后,吴谢宇在屋内多处安装监控探头及报警器。

旁听人员介绍,庭审现场,吴谢宇对指控内容供认不讳。回顾其当时的作案过程,此前情绪稳定的吴谢宇全身发抖,痛哭悔恨。他称,看到现场的惨状后,他放弃了自杀。

旁听人员介绍,提到这里,吴谢宇哆嗦着身体说:“好可怕、好可怕”。对于作案后又将现场打扫干净,他称是因为“爸爸很爱干净,不能玷污家里”。

法官就量刑问题问吴谢宇时,吴谢宇说,你们可以把我从重判,但是我现在还有劳动力,还能干点活。此外,我现在还在写一个材料,我要把这些事情写出来,到时候交给法院,交给社会,希望给大家一些警示。

“儿子为什么要杀她?”

针对上述吴谢宇的当庭陈述,澎湃新闻此前采访了多名专家进行分析。

湖北省警官学院刑事犯罪研究专家徐俊文教授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吴谢宇的庭审陈述与其实际行动存在诸多矛盾点。

如吴谢宇称因为看到了母亲的惨状而放弃自杀。徐俊文认为,吴谢宇高智商,对于杀害母亲应该会有预期,死亡肯定不是那么美好的事情,惨状是必然,看到惨状就放弃自杀,是一个矛盾点。其次,吴谢宇在庭审中表示可以重判,然而,他同时又补充说明称,自己还有劳动能力,可以为社会干点活,是有矛盾的。

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吴谢宇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是一个高智商的犯罪人,他的聪明让他绰绰有余地应付现实、应对各种人。“但他的内心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想必他母亲至死都没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杀她?”

武伯欣说,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实际上多是因为个性的缺陷和不良倾向造成的。缺陷大的话违法犯罪可能性就会变成现实性,缺陷小可能随着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的教育和自我的教育,没有表现出违法。吴谢宇的个性缺陷和不良倾向情况,没有被披露,其实这是主观恶性最关键的主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皮艺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说,在吴谢宇陈述的逻辑中,他有自杀倾向,但怕走了后母亲活不下去,遂杀害母亲,作案后又害怕死亡放弃自杀念头,这种情况在实际案例中也有出现过。

皮艺军说,自己想自杀还要将身边人一起杀害的,这类案件受害人一般是老人、小孩这些丧失生存能力的人。吴谢宇案中的受害人是有生活能力的中学老师,这种比较少见。